云南的七月,雨季刚刚过去,山林间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
李华和王芝这对三十出头的夫妻,在滇西北的一个小村庄里经营着农家乐。这天下午,天空湛蓝如洗,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层峦叠嶂的山峰上。
“日他先人板板,这天儿总算放晴了。”李华望着窗外,嘴里叼着根烟,含糊不清地说道。
王芝正在厨房里忙碌,头也不回地接话:“你个龟儿子少抽点烟,赶紧去山上看看有没有菌子,这两天客人多,都点名要吃新鲜野生菌。”
李华嬉皮笑脸地走到王芝身后,在她奶子上捏了一把:“晓得喽,晚上来点花样让你这荡妇菊花大开。”
“滚远点!”王芝笑骂着推开他,“天不早了,快去快回,记得穿雨鞋,林子里湿滑。”
李华拎起竹篮,戴上草帽,吹着口哨就往村后的菌山走去。这条山路他走了十几年,熟悉得闭着眼睛都能摸到半山腰的那片松林。
松树下的菌子最多,尤其是这个时节,一场雨过后,各种菌子如同赶集一样从土里钻出来。
山路两旁是茂密的灌木丛,偶尔有几只山雀扑棱着翅膀飞过。李华心情很好,农家乐生意不错,加上这个季节菌子能卖个好价钱,他盘算着年底能不能把房子再扩建一下。
走到半山腰的松林,李华眼前一亮。松针铺成的地面上,密密麻麻地长着各式各样的菌子。青头菌、牛肝菌、鸡枞菌,还有不少他叫不出学名但确认无毒的本地菌种。
“今天运气不错嘛。”李华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随身带的小刀割下菌子,抖掉泥土,轻轻放进篮子里。
就在他专心致志采摘时,眼角瞥见一簇异常鲜艳的红色。拨开灌木丛,李华发现了几朵从未见过的菌子。它们通体鲜红,伞盖上散布着白色斑点,像是血滴喷溅形成的图案,妖艳得令人不安。
“这是啥子菌?以前没见过嘛。”李华犹豫了一下,想起村里老人常说颜色鲜艳的菌子多半有毒。
他本不想理会,但那双菌子似乎有种奇异的魔力,吸引着他的目光。菌盖上的斑点仿佛在微微颤动,像是一只只眼睛在眨动。
“说不定能卖大价钱。”李华最终没能抵挡住诱惑,小心地将那几朵红色菌子单独包好,放在篮子最底层。
太阳开始西斜,林中的光线变得柔和。李华的篮子已经装了大半,他心满意足地起身准备下山。
就在这时,他忽然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的树木似乎扭曲了一下。
“妈的,蹲太久了吧。”李华摇摇头,扶着树干站了一会儿,等眩晕感过去后,才慢慢往山下走。
回家的路上,李华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盯着他。几次猛地回头,却只看到随风摇曳的树枝。林中的鸟鸣声不知何时消失了,四周静得可怕。
“自己吓自己。”李华嘟囔着,加快了脚步。
回到家时,夕阳的余晖已经把农家乐的小院染成了金色。王芝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看到丈夫回来,擦了擦额头的汗:“咋这么晚?采到啥子好货没?”
李华把篮子递过去,神秘兮兮地掏出那几朵红色菌子:“你看这是啥?没见过吧?”
王芝接过来仔细端详,皱起眉头:“这菌子长得邪门,红得跟血一样,怕是有毒哦。”
“你懂个锤子!”李华不满地夺回菌子,“越是鲜艳的越值钱,明天我拿到县上问问。”
王芝还想说什么,但客人陆续回来,她便忙着张罗晚饭去了。李华偷偷把那几朵红色菌子藏了起来,打算明天单独去县城卖个好价钱。
晚饭时分,农家乐里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游客围着长桌,品尝着地道的云南农家菜。李华心情大好,还拿出了自酿的苞谷酒招待客人。
等客人散去,已是晚上九点多。王芝在厨房收拾碗筷,李华则鬼鬼祟祟地拿出那几朵红色菌子。
“你搞啥子名堂?”王芝一边擦桌子一边问。
李华嘿嘿一笑:“尝尝鲜嘛,就放一点点,试试味道。”
“你个砍脑壳的!万一有毒咋整?”王芝急忙上前阻拦。
李华灵活地躲开:“胆小鬼,我就炒一朵,高温杀菌,怕个球!”
王芝拗不过他,只好由着他去。李华将一朵红色菌子洗净切片,和辣椒蒜片一起爆炒。菌子下锅的瞬间,一股奇异的香气弥漫开来,不像普通菌菇的清香,反而带着一丝甜腻,闻久了让人头晕。
炒好的菌片油亮亮地躺在盘子里,红色褪去,变成了暗褐色。李华夹起一片放入口中,嚼了几下,点点头:“味道不错,有点苦,后味倒是挺香。”
王芝狐疑地看着他:“真没事?”
“能有啥事?”李华又吃了几片,然后把剩下的倒进了垃圾桶,“味道一般,不吃了。”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透,院子里只有一盏昏黄的电灯在风中摇曳。
李华突然觉得口干舌燥,连喝了两大杯水还是不解渴。他的视线开始模糊,眼前的景物像是蒙上了一层薄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夜半鬼语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夜半鬼语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