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生成灵纹”功能的横空出世,将青岚宗的阵法设计与符箓绘制效率推向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高度。以往需要耗费经年累月、考验耐心与精准度的宏大阵列工程,如今只需定义好规则,弹指间便可完成。阵堂与符堂的弟子们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各种奇思妙想借助程序化生成引擎喷涌而出,设计出的阵法结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妙,也越来越……难以用手工方式可靠地制作出来。
问题,随之从“设计端”转移到了“制造端”。
这一日,炼器堂的几位大师傅,抬着几块灵气紊乱、纹路扭曲、甚至局部融毁的阵盘残骸,怒气冲冲地找到了阵堂负责“万流归宗聚灵坪”项目的弟子。
“看看!看看你们设计的好东西!”为首的王大师傅声如洪钟,指着那些报废的阵盘,“这‘导引灵纹’阵列,微观结构复杂得要命,转折多,深浅不一,还要用三种不同导灵性的材料镶嵌!我们最好的炼器师,用最精细的刻灵刀,连着熬了七天七夜,报废了十几块上好的空玄玉,才勉强做出来这么几块合格的!就这,还时不时因为手抖一下导致灵力回路阻抗不均!你们这设计是给‘人’做的吗?!”
阵堂弟子被吼得缩了缩脖子,委屈地辩解:“王师叔,这……这设计是超算模拟验证过的最优解啊,稍微改动一点,聚灵效率就会下降百分之五以上……”
“我管你效率下降多少!”王师傅更气了,“做不出来,效率百分之百也是白搭!你们动动手指头‘一键生成’倒是爽快,知道我们后面制作有多难吗?照这个搞法,把咱们炼器堂所有人累死,也造不出十分之一个聚灵坪需要的阵盘!”
这场设计部门与制造部门之间的典型冲突,清晰地暴露了青岚宗在阵法产业化道路上的最大瓶颈:高质量阵盘的快速、稳定、批量制造能力。
秦洛闻讯赶来,看着那些精美的CAD设计图与粗糙残破的实物阵盘之间的巨大落差,心中了然。这像极了另一个世界从图纸到产品的鸿沟,而跨越这道鸿沟的关键技术之一,便是——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
“手工雕刻,精度有限,一致性差,效率低下,无法应对复杂结构。”秦洛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核心,“我们需要一种能够‘打印’阵盘的方法。将CAD设计数据,直接、快速、精准地转化为实体阵盘。”
一个名为“灵能阵盘三维打印系统”的绝密项目,在秦洛的主导下迅速启动。目标:实现复杂阵盘的自动化、高精度、批量生产。
项目核心技术路线如下:
1. 打印原理 - 灵能固化叠层:摒弃传统的减材雕刻,采用增材制造。研发一种特殊的“灵印材料”,这种材料在常态下为流动性佳的灵液或灵粉,在受到特定频率和强度的“聚焦灵能束”照射时,能瞬间固化并具备所需的灵导特性。通过逐层喷涂(或铺粉)灵印材料,并利用灵能束按照CAD切片数据进行选择性固化,层层叠加,最终形成三维实体阵盘,包括其中复杂的内部灵路和嵌入式符纹。
2. 核心部件 - 高精度灵能打印头:炼器堂与阵堂合作,攻克核心部件。需要研制能够发射极细、能量稳定可控的聚焦灵能束的“打印头”,其定位精度需达到微米甚至纳米级,才能刻画那些精细的灵纹。
3. 材料科学 - 多功能灵印材料:百草堂与材料实验室联手,研发不同属性的灵印材料。需要基础绝缘材料、高灵导材料、特定频率谐振材料等,以满足复杂阵法对不同部位材料属性的要求。甚至需要研究支持多材料混合打印的技术。
4. 软件与控制 - 切片软件与运动控制:算天门负责开发将三维CAD模型转换为层层切片数据的“切片软件”,并编写精确控制打印头移动、材料输送和灵能束发射的“运动控制算法”。
5. 后处理工艺:打印完成后的阵盘,可能还需要进行低温灵火退火以稳定结构,或者进行表面灵镀以增强性能,形成完整的制造流程。
这个项目难度极高,涉及精密机械、灵能控制、新材料研发、软件算法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协同攻关。
最初的样机笨重而粗糙,打印出来的阵盘层纹明显,灵路断续,性能还不如手工雕刻的残次品。灵能束控制不稳,经常烧穿材料或者固化不足。多材料打印时不同材料界面结合不良……
失败,调试,再失败,再调试……研发团队在无数次挫折中艰难前行。
然而,科学的力量就在于其可重复性与可优化性。随着对灵印材料固化机理的深入了解,对灵能束聚焦和控制技术的突破,以及对运动精度和切片算法的持续优化,打印质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终于,第一台工程样机“灵印一号”宣告完成!
首次全流程测试,选择打印一块结构相对简单的“微型聚灵阵盘”。CAD模型导入,切片软件运行,灵印材料准备就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