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世界本质研究的深入,【天道观测站】内的科研氛围越发纯粹和…“基础”。研究人员们仿佛回到了科学探索的原点,痴迷于测量一个个常数,描绘一条条规则曲线,破译一个个来自上界的奇异符号。这种探索看似远离了“炼丹”、“法宝”等实用领域,却带给秦洛等人一种触及世界根基的深沉满足感。
然而,“跨位面信息实验平台”的构想,始终是悬在他们头顶的一个远大目标。与“天庭”的单次被动通信,如同惊鸿一瞥,不仅未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反而更强烈地激发了建立稳定双向联系的渴望。
但如何建立?
现有的通讯手段,无论是传统的传讯飞剑、灵网符阵,还是秦洛之前搞出来的“璇玑”量子加密通信,其本质都是基于“灵子”的传递,无法超脱“基层”物理规则的束缚,不可能突破世界层级间的壁垒。
他们需要一种超越常规物理限制的、真正意义上的“超距作用”原理。
这一日,秦洛在尝试优化“灵速”测量方程时,目光无意中扫过光幕角落里的一个陈旧文件夹标签——《地球物理猜想与假说》。那是他刚穿越不久时,随手记录的一些来自故乡的科学理论,其中大部分因为缺乏实验条件或与世界规则不符而被搁置。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目光停留在其中一个词条上: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
这个词,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他思维的迷雾!
量子纠缠!一种理论上无论相隔多远,都能瞬间相互影响的神奇量子态现象!其“超距作用”曾让爱因斯坦都称之为“鬼魅般的远距作用”!
在这个修真世界,虽然基础物理规则与地球有所不同,引入了“灵子”概念,但某些底层逻辑或许存在相似之处?比如,是否存在“灵子纠缠”?
这个想法让他心跳骤然加速!
他立刻调出所有关于“灵子”本质的研究数据,尤其是最近【项目甲】关于灵子微观特性的测量结果。
数据显示,灵子作为一种兼具波粒二象性的能量-信息单元,在极微观尺度下,同样表现出显着的不确定性和概率波特性!这意味着,这个世界同样存在“量子效应”的土壤!
“立刻成立新项目组!”秦洛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项目名称:【灵子纠缠态制备与验证】!”
研究小组的成员们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新方向搞得有点懵。量子?纠缠?这些来自秦洛故乡的古怪词汇,对他们来说无比陌生。
秦洛花了很大力气,才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清楚:“简单说,就是尝试找到两个灵子,让它们形成一种‘共生同源’的状态。无论之后将它们分开多远,哪怕一个在青岚宗,一个在…嗯,比如月亮上,只要我们扰动其中一个,另一个就会瞬间产生对应的变化!无视距离,无视空间阻隔!”
“无视距离?瞬间变化?”算天门的长老眼睛瞪得溜圆,“这…这怎么可能?这违背了灵速极限原理!”
“在宏观世界确实不可能,但在微观的量子世界,一切皆有可能!”秦洛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如果我们能掌握这种技术,那么‘跨位面通信’就不再是梦想!甚至…这可能本身就是一种触及世界底层规则的现象,对提升我们的‘认知契合度’大有裨益!”
目标足够诱人,足以让任何研究者热血沸腾。尽管觉得匪夷所思,小组还是迅速行动起来。
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首先,制备纠缠灵子对。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两个灵子从同一个源头产生,并且其量子态(如灵子自旋方向、能量相位)高度关联,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描述。这需要极其精密的能量控制和观测手段,任何外界的干扰都会导致“退相干”,使纠缠态消失。
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用高能灵子束轰击特定晶核产生关联灵子对、利用超低温环境下的灵子凝聚态、甚至试图复制“功德金光”中那种高度有序的能量生成方式……失败,失败,还是失败。制备出的灵子对要么关联性太弱,要么瞬间就退相干了。
其次,验证纠缠效应。即便制备出了疑似纠缠态,如何验证?需要将两个灵子在保持其量子态的前提下分离开足够远的距离,然后对其中一个进行测量(这本身就会破坏其状态),同时超高速地检测另一个的状态变化。这对测量技术的要求达到了变态级别。
实验室里再次充满了挫败感。这比之前任何项目都要抽象和困难。
转机出现在一次意外的“干扰”。
当时,实验再次失败,一对疑似有微弱关联的灵子因为一丝极其细微的空间波动(可能是哪位弟子在隔壁练习遁术)而彻底失联。负责操作的小九九气得用尾巴猛拍控制台(它现在负责用灵觉感知最细微的量子波动)。
就在它尾巴拍下的瞬间,其毛发中蕴含的那丝能微弱稳定量子态的奇异力场再次泄露出来,扫过了实验区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