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接过日志,逐页翻看后,在扉页上写下:“地火同育,生命共荣”。他对乐乐说:“把这些照片和数据整理好,我们要做成‘焰果生长档案’,通过‘灵脉六号’传到火星生态舱,让未来登上火星的人类,也能看到地球和火星生命共同成长的故事。”
接下来的一年,基地里所有人都在为“灵脉六号”的发射做准备。阿哲带领团队,研发出了能在火星和地球之间安全运输种子的“双环境保存舱”——舱体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模拟火星的低重力、强辐射环境,内层则模拟地球的常温常压环境,确保种子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环境变化而受损;苏瑶则协调全球资源,收集了不同环境下的焰果种植数据,建立了“焰果生态适应数据库”,为未来在其他星球种植焰果提供参考;古丽则在沙漠守护区建立了“火星土壤模拟试验田”,用火星蒙脱石和地球沙漠土壤按1:1的比例混合,测试火星焰果种子在地球环境下的发芽情况。
乐乐和其他少年监测员也没闲着,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火星焰果种子回归计划”的设计——孩子们希望能在地球和火星的焰果树上,都挂上写有双方星球名称的铭牌,象征两个星球的生命友谊。乐乐设计的铭牌是圆形的,正面画着地球和火星相拥的图案,背面刻着“灵脉相连,生命共舞”的字样,这个设计最终被选中,将随着“灵脉六号”一起送到火星。
2042年3月,“灵脉六号”探测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乐乐和阿木尔已经长成了16岁的少年,他们穿着统一的“灵脉守护者”制服,站在观测区,看着火箭拖着橘红色的火焰升空,手里挥舞着印有“地火双脉,焰果传情”的旗帜。“希望‘灵脉六号’能顺利带回火星种子!”乐乐轻声说,眼里满是期待——这是她第五次来现场观看探测器发射,从11岁到16岁,她见证了灵脉探测从地球走向火星,从微生物接种到焰果结果的全过程。
发射成功后,林羽带着团队回到基地,立刻投入到火星生态舱的监测工作中。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灵脉四号”生态舱外的焰果林——经过两年的生长,5株焰果苗已长成了小乔木,周围的火星菌丝网扩展到了直径50米的范围,在火星暗红色的地表上,形成了一片醒目的“蓝绿绿洲”,监测数据显示,这片区域的氧气浓度达到了0.5%,虽然还远低于地球大气,但比周围区域高了10倍。
“‘灵脉六号’预计在2042年10月抵达火星,12月返回地球。”苏瑶指着屏幕上的飞行轨迹图,“返回舱将在内蒙古着陆,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接收团队,会第一时间将火星种子和土壤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阿哲则调出火星焰果的基因测序数据:“火星焰果的基因发生了轻微的适应性变异,主要集中在抗辐射和储能相关的基因片段上——这些变异能帮助它们更好地适应火星环境,我们计划将这些变异基因导入地球的焰果品种,培育出更耐极端环境的‘星际焰果’。”
时间过得飞快,2042年12月,“灵脉六号”返回舱如期在内蒙古着陆。当装有火星焰果种子和土壤样本的冷藏箱被送到灵脉教育基地时,整个基地都沸腾了。乐乐和阿木尔穿着无菌服,跟着林羽和阿哲走进实验室,看着阿哲小心翼翼地打开冷藏箱——里面装着10颗火星焰果种子,种子比地球的略小,种皮呈淡红色,上面还附着一层薄薄的火星尘土,旁边的土壤样本袋上,印着“火星银色区域,2042年10月采集”的字样。
“这是火星的土壤!”乐乐轻轻抚摸着样本袋,感受着来自另一个星球的温度,“里面还能看到细小的菌丝碎片!”阿哲点点头,用无菌镊子取了少量土壤,放在显微镜下:“这些菌丝碎片还保持着活性,说明火星的菌丝在土壤里形成了稳定的群落,能长期为植物提供养分。”
接下来的三个月,实验室里热闹非凡。阿哲将火星焰果种子播撒到“火星土壤模拟试验田”里,乐乐每天都来观察,记录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第10天早上,她惊喜地发现,第一株火星焰果苗从土壤里冒了出来,芽尖呈淡红色,与地球焰果苗的嫩绿色形成了鲜明对比。“发芽了!火星种子在地球发芽了!”乐乐兴奋地大喊,声音传遍了整个实验室。
林羽和苏瑶听到声音,立刻赶了过来。看着试验田里的火星焰果苗,林羽感慨地说:“从地球种子到火星结果,再到火星种子回地球发芽,我们完成了‘地火生命循环’的闭环——这不仅是灵脉探测的重大突破,更是人类探索宇宙生命的重要里程碑。”
2043年春分,火星焰果苗已长到30厘米高,叶片呈淡红色,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绒毛,能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乐乐拿着监测仪,仔细记录着每一株苗的生长数据:“灵脉能量6.8赫兹,叶片活性96%,生长速度比地球焰果慢15%,但抗干旱能力强了20%。”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八音盒里的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八音盒里的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