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王桂花转头看向李季孝,简短地下了一道命令:“老四,你给我出来!”
李季孝听到母亲的呼喊,有些惶恐地环目四顾,看了看几个哥哥嫂嫂,然后才缓缓地走出人群。
王桂花指着林知意和徐止宁的面前,语气坚决地说:“跪下!”话音未落,只听“扑通”一声,李季孝的膝盖狠狠地砸在了坚硬的地面上。
这突如其来的一跪,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林知意和徐止宁见状,连忙上前,一左一右地扶住李季孝的胳膊,想要将他扶起来。然而,李季孝的上半身虽然顺着他们的力道被往上抬起,但他的膝盖却似乎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牵引着,始终不肯离开地面。这种怪异的姿势使得他的整个身躯看起来有些不协调,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被强行拼凑在一起。
王桂花连忙阻拦道:“知意,小徐,就让老四代替老头子给你们磕个头吧。要是不让他磕这个头,老头子心里肯定过意不去,估计得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呢!老四跟你们是平辈,而且他年纪还比你们小,于情于理来说,你们都完全受得起!”
听到这话,林知意和徐止宁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他们心里很清楚,王桂花这么说其实是在给他们台阶下,毕竟让一个长辈给自己磕头实在是有些不妥。于是,两人只能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李季孝见状,二话不说,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响头。
林知意和徐止宁生生地受了这个响头之后,急忙上前扶住李季孝。李季孝磕完头后,也没有再继续挣扎,而是顺着两人的搀扶之力,缓缓地站直了身子。
看到这一幕,李德清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接下来,众人终于步入了正题,开始一起商议起银钱的用途来。
当林知意向李德清说明这笔银钱的用途后,李德清不禁陷入了沉思。不过,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愿意接受这笔银钱。他心里清楚,这笔钱并非属于他个人,而是知意和小徐夫妻对整个村子的馈赠。如果一味地推辞,不仅显得虚伪,还可能伤害到彼此之间的感情。
而且,此时此刻,这笔银钱对于村子来说确实是雪中送炭。村里正急需这笔资金来解决一些紧急问题,有了这笔钱,许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然而,李德清并没有打算让林知意和徐止宁的好意白白付出。他决定在村子里立一块碑,将两人的慷慨之举全部铭刻在上面。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村里的后人都铭记他们的善举,也能让这份恩情永远流传下去。
当然,关于立碑这件事,李德清并不打算告诉林知意和徐止宁。因为他担心他们会拒绝这个提议,或许是他潜意识里觉得他们可能并不喜欢这种张扬的方式。但李德清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没必要让他们为此烦恼。反正只要等碑立起来之后,就算他们想要拒绝,也已经来不及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银钱的清点工作中。为了避免引起任何不必要的误会,每个人都像是心有灵犀一般,不约而同地挽起了袖子。
打开箱笼,一股银光扑面而来,箱笼里的银子堆积如山,一锭一锭摆放得整整齐齐,宛如一座银色的小山丘。这些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令人眼花缭乱。由于银子的摆放如此整齐,数量的清点工作变得异常轻松。
山贼进村后的第二天,李德清便马不停蹄地进城将李伯文叫了回来。自那以后,李伯文便一直告假在家,陪伴着他的父母妻儿。而此时此刻,他终于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其他人负责仔细地清点箱笼里的银两,而李伯文则在一旁迅速地将银两的箱数和具体数额记录在纸张上。
就在大家前脚刚刚完成银两的清点工作时,李伯文后脚就已经将详细的账目清晰地记录在了纸上。他的字写得工整而规范,账目一目了然,让人看了不禁赞叹他的细心和专业。
经过一番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最终的结果让人瞠目结舌——竟然有一万两千三百八十两银两!这个数字对于这个小村庄来说,无疑是一笔巨额财富。
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后,李德清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敲响了铜锣。清脆的锣声响彻整个村庄,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着一个重要的消息。听到锣声,村子里的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事情,迅速聚拢过来,担心的同时又分外好奇地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片刻,大家就拖家带口地来到了李德清家里。由于人数众多,院子里显得有些拥挤不堪。为了给大人们腾出更多的空间,各家的家长们纷纷将孩子们赶到外面去玩耍。
李德清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卖关子,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村民们听完之后,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他们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耳朵来,这怎么可能呢?天底下哪里会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就算有,也绝对不可能砸在自己的头上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知意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知意的平淡生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