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胤的阳谋,像一张摊开的地图,终点画着骷髅,却又清晰地标明了宝藏的所在。
他用一种近乎傲慢的方式,将陷阱和诱饵同时摆在了我们面前。
去,是九死一生。
不去,则是将“裁决之星”的秘密拱手相让,是坐以待毙。
当我和幕玄辰在据点昏暗的油灯下对视时,我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答案。
这个选择题,根本没有第二个选项。
“我需要一支军队。”幕玄辰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指尖在桌上的堪舆图上重重一点,正是北方边境,通天台所在的区域,“但不能是玄甲卫的主力,那样目标太大,太后和皇帝那边都无法交代。”
“兵贵精,不贵多。”我看着地图,心中早已有了计较,“你手下那支常年驻扎在京郊大营,从不轻易示人的‘风字营’,是时候动一动了。”
风字营,是幕玄辰的亲兵,是他用自己多年的军功和积蓄,秘密打造的一支精锐骑兵。人数不多,仅三千,但每一个都是百里挑一的悍卒,装备着全大夏最精良的铠甲与兵刃,战斗力足以以一当十。
“以‘增援北境,防范蛮族秋掠’为名,一份加急军报,足以让兵部和陛下无话可说。”幕玄辰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北境军务,向来是头等大事,无人敢在这种事上做文章。”
“军队你来解决,武器,我来准备。”我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你要带上镜监司的工匠?”他有些疑惑。
我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不,我不带工匠。我只带走几口大箱子,里面装的,是我这一个月来,真正的心血。”
计划很快敲定。
三日后,一份由八百里加急从北境传回的“蛮族异动”军报,摆在了夏帝的案头。几乎是同一时间,镇国公幕玄辰主动请缨,愿率亲兵“风字营”三千精骑,火速驰援。
朝堂之上,无人反对。
而我,则以“镜监司监正需前往北方矿区,勘探新型琉璃原料”为由,向皇帝申请了一道出京手谕。这个理由合情合理,毕竟我如今是皇帝眼中的“技术奇才”,我的任何“科研”需求,都会被优先满足。
于是,在一支庞大的、以“增援北境”为名的军队中,混入了我这个小小的“秦监正”,以及那十几口由禁军亲自押运、贴着“镜监司”封条的神秘大箱,显得再正常不过。
没有人知道,这支军队真正的目的地,并非北境的军事要塞,而是那片早已被世人遗忘的黄沙废墟。
更没有人知道,那十几口大箱子里装着的,不是什么珍稀的矿石,也不是华美的琉璃制品,而是足以颠覆这个时代战争法则的“神罚”。
大军一路向北,离开了京城的繁华,天地间的景色也愈发苍凉。
当我们进入通往北境的最后一道关隘——燕返山脉时,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压迫感,终于变得清晰起来。
这里是连绵的群山,道路崎岖,是天然的伏击场。
“斥候已经撒出去了,五十里内,不见人烟。”幕玄辰与我并辔而行,眉头紧锁,“但太平静了,静得像一座坟墓。”
我勒住马缰,环顾四周。山风呼啸,吹动着山林,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伺。
“赵胤知道我们会来,他一定在这里为我们准备了‘欢迎仪式’。”我轻声说道,“命令全军,就地扎营,准备迎战。”
我的话音刚落,一阵苍凉而野性的号角声,毫无预兆地从四面八方响起!
“呜——呜——”
那声音,像是群狼在对月长嗥,带着原始的杀戮与血腥。
下一刻,我们周围的山峦之上,人影绰绰,旌旗招展。无数身披兽皮、手持弯刀的蛮族士兵,从山林与岩石后涌出,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他们挥舞着武器,发出震天的咆哮,仿佛一夜之间,整座山都活了过来,变成了我们的敌人。
“是北境的黑狼部!”幕玄辰脸色一沉,“他们是蛮族最凶悍的部落,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答案不言而喻。
赵胤,他不仅设下了陷阱,还为这个陷阱,找来了一群最凶恶的野狼。
“放箭!”
随着蛮族头领一声令下,漫天的箭雨,如同乌云般,朝着我们当头压下。
“举盾!”
风字营的士兵训练有素,瞬间组成龟甲阵,沉重的盾牌“砰砰”作响,将第一波箭雨尽数挡下。
但我们所有人都清楚,这只是开始。我们被包围了,对方的人数至少是我们的十倍,在这样的地形里,我们就像是被困在瓮中的鳖。
幕玄辰已经拔出了长剑,准备亲自带队冲锋,为大军撕开一道口子。
“等等!”我一把拉住了他,“别急,让他们再靠近一点。”
在所有人紧张到窒息的目光中,我异常镇定地翻身下马,走到那十几口大箱子前,沉声下令:“开箱!”
亲卫们手脚麻利地撬开箱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凤归沧海:卿与辰兮共山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凤归沧海:卿与辰兮共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