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会成立后的第一日清晨,城隍庙偏殿的“通商行会”办公处便热闹起来。几张梨木长桌摆得整齐,桌上铺着崭新的账本与笔墨,墙角堆着刚印好的货物检验标准册,门口挂着两块木牌,一块写着“议事堂”,一块写着“资质核验处”。青娘穿着昨日的月白绫裙,只是腰间多了块系着红绳的桃木令牌——那是首任会长的信物,此刻正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青娘会长,这是昨日市集摊位的登记册,您过目。”周老板捧着一本簿子走来,脸上带着几分拘谨。自昨日议定青娘为会长,他再面对青娘时,总多了些敬重,连称呼都改得郑重。
青娘接过簿子翻开,上面一笔一画记着各商户的摊位需求:苏掌柜要三丈宽的展位摆云锦瓷器,哈玛尔需临近货仓的位置放皮毛香料,林小乙的胭脂铺规模小,只申请了一丈的小摊位……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晰,旁边还有陈师傅的核对签字。“做得好,”青娘抬头笑了笑,“今日就按这个安排杂役划线搭棚,记得给哈玛尔留个能拴骆驼的空位,还有苏掌柜的瓷器易碎,摊位要选平整些的地方。”
周老板连连应下,刚要转身,就见温景然带着府衙的师爷走进来。“青娘,师爷是来和咱们对接商户资质备案的。”温景然话音刚落,师爷便上前拱手:“青娘会长,知府大人吩咐,所有入会商户的资质文书需一式两份,一份留行会存档,一份交府衙备案,日后若有纠纷,也好有据可查。”
青娘连忙请师爷坐下,让负责资质核验的伙计取来所有商户的文书。师爷逐一看过,指着其中一份皱眉:“这位城西的赵记木材铺,资质文书上少了产地证明,恐难备案。”青娘闻言,立刻让人去请赵掌柜过来补全文书,又对师爷道:“劳烦师爷多等片刻,我们这就补齐。以后入会商户的资质核验,我们定会先核对清楚,再麻烦府衙备案。”
师爷笑着点头:“青娘会长办事周全,本官自然放心。另外,知府大人让我带句话,下月初一的市集,他会派四个差役到场巡逻,若有商户违规,可先交由行会处置,处置不当再报府衙。”这话说得客气,实则是给了行会足够的自主管理权,青娘连忙道谢,心里愈发清楚,官府的支持虽重要,但若行会自身处置不公,这份信任迟早会落空。
送走师爷时,沈行舟正好从码头回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脸上带着喜色:“青娘,哈玛尔的回纥商队又到了一批货,除了香料皮毛,还有些回纥的手工地毯,他问能不能在市集上增设一个特色展位。另外,江南的几个商户也回信了,说下月就会带丝绸和茶叶过来,想加入行会。”
“特色展位可以设,”青娘略一思忖,“就在市集东侧划一块区域,专门给异域商户和南北特色货物,这样既显眼,也方便客人挑选。江南商户的入会申请,你让人按流程核验资质,没问题就登记入册,正好赶上市集开业。”她顿了顿,又道:“对了,商路共享的信息该更新了,你让商队的管事把最新的南下路况报上来,尤其是黑石坡那边,上次说有劫匪出没,不知现在是否安全。”
沈行舟应下,刚要去安排,就见张掌柜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脸上满是焦急:“青娘会长,不好了!我那染坊的染料被人动了手脚,染出来的布都发暗,明日就要给老客户交货,这可怎么办啊!”
青娘心里一紧,立刻起身:“张掌柜别急,带我去看看。”她让周老板继续安排市集摊位,温景然留下整理备案文书,自己则跟着张掌柜往染坊赶。沈行舟放心不下,也紧随其后。
到了张记染坊,只见染缸里的布料果然色泽暗沉,与平日染出的鲜亮色彩截然不同。几个染坊伙计围着染缸手足无措,地上还放着几包拆开的染料。青娘拿起一包染料闻了闻,又用指尖捻了点放在水里,水面立刻浮起一层杂质。“这染料不是咱们行会指定的供应商送来的吧?”她看向张掌柜。
张掌柜脸色一白,支支吾吾道:“是……是我贪便宜,从城外一个小贩子手里买的,比行会供应商的便宜两成……我以为能省点成本,没想到……”
沈行舟皱眉道:“行会章程里明确写了,原料需从指定供应商处采购,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这是明知故犯啊。”张掌柜愧疚地低下头:“我知道错了,可现在货交不出去,客户要是索赔,我这染坊就完了!青娘会长,求您帮帮我!”
青娘看着他懊悔的样子,心里清楚,若是置之不理,张掌柜的染坊倒闭事小,传出去恐会让其他商户觉得行会的互助基金只是摆设。但他明知故犯,也不能轻易姑息,否则规矩就成了空话。“这样吧,”青娘沉吟道,“互助基金可以帮你周转,先从行会指定供应商那里调一批好染料过来,赶在交货前染好布料。但你要按章程接受处罚——扣除本月的商路共享资格,下次缴纳基金时多缴五成,还要在议事堂当着众商户的面认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