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城的边境商贸会还有十日才开幕,青娘一行人抵达时,沈行舟早已提前租下了城南一处靠近市集的宅院,既作落脚之地,也临时改造成染坊与茶叶加工坊。宅院后门正对张掖城最大的便民市集,白日里人声鼎沸,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粮米、布料、药材、瓜果等货物摆满街巷,烟火气十足。
“这市集人流量极大,正好能先试销咱们的酸枣叶茶和纹样布料。”青娘站在宅院后门,望着市集里摩肩接踵的人群,眼中满是盘算,“商贸会是对接大商户的,市集则能触达普通百姓与小商贩,两者结合才能把生意做透。”
沈行舟早已备好了摊位物料,笑着附和:“我已让人把摊位设在市集入口的显眼处,还做了块‘流云染坊·特色茶布’的木牌,咱们今日就开张试业。”
温景然则忙着安排戏班的事,插话说:“戏班的戏台搭在市集中央,明日开始演出。我跟伙计们说了,演出时多提几句你的布料和茶叶,保准能引着人去你摊位。”
三人分工明确,青娘带着伙计们整理布料样品与茶叶,将渐变染的粗布、戏文纹样的绸缎一一摆好,又把酸枣叶茶、枸杞叶茶分装成小袋,配上简易的纸包,写上“酸甜解腻”“清热解渴”的字样;沈行舟去市集里的木匠铺,定制了几个分层的茶叶架与布料展示架,还特意让人打了个小茶桌,方便现场泡茶试喝;温景然则带着戏班伙计去戏台调试锣鼓,顺带张贴演出海报,海报上特意印了青娘染的戏袍纹样,注明“戏服由流云染坊定制”。
等一切收拾妥当,日头已升至正中,市集里的人流也到了最盛的时候。青娘的摊位刚摆好,就有一个提着菜篮的老妇被鲜亮的布料吸引:“姑娘,这布怎么染得这么好看?我想给孙女儿做件肚兜,能不能染块小些的碎花布?”
“阿婆当然可以。”青娘笑着拿出一小块素布,“您想要什么花色?我这儿有月季、兰草的纹样,当场就能给您试样。”
她手脚麻利地用防染浆勾勒出月季纹样,浸入淡粉色染液中。不过半炷香时间,一块带着浅粉月季的小布料就染好了,晒干后色泽鲜亮,纹样精致。老妇看得欢喜,当即付了钱,还拉着身边的邻里过来:“快来看啊,这姑娘染的布又好看又快,手艺绝了!”
借着老妇的宣传,摊位前很快围满了人。有个卖豆腐的小贩想要染块耐磨的青布做豆腐包,青娘特意给他用了加固色牢度的配方;有个书生想要染块带竹纹的素色绸缎做书囊,青娘按着他的要求调整纹样疏密;还有些妇人好奇地指着酸枣叶茶,青娘便现场泡了几杯,递给大家试喝。
“这茶酸甜可口,比普通的粗茶好喝多了!”
“给我来两袋!正好夏天解暑!”
“我要五袋,给家里老人孩子都尝尝!”
试喝的人纷纷下单,布料订单也源源不断。阿木拿着纸笔不停记录,两个伙计忙着打包茶叶、整理布料,青娘则专注于现场定制试样,忙得不可开交。沈行舟处理完物料回来,见摊位前挤得水泄不通,立刻上前帮忙,帮着算钱、递货,动作娴熟利落。
午后,市集中央突然响起锣鼓声,温景然的戏班开始演出了。《穆桂英挂帅》的唱腔一响起,市集里的人流顿时往戏台方向涌去。青娘有些担心摊位冷清,却没想到没过多久,就有不少看戏的人循着海报上的纹样找来:“姑娘,戏台上海报上的戏袍纹样,就是你这儿染的?给我染块一样的,我要做件披风!”
原来温景然特意在戏词里加了几句“戏袍染自流云坊,色泽鲜亮质又强”,还让穿新戏服的戏子在戏台边走动展示。这下不仅摊位前的人没少,反而比之前更多了,连几个市集里的小布店掌柜也闻讯赶来,定下了批量进货的订单。
忙碌间,青娘不慎被染缸边缘的木刺扎破了手指,鲜血渗出。沈行舟见状,立刻拉过她的手,从怀中掏出伤药,小心翼翼地帮她包扎:“仔细些,别感染了。剩下的活让伙计们先顶着,你歇会儿。”
他的动作轻柔,指尖带着温热的触感,青娘脸颊微热,轻声道谢:“不碍事,忙完这阵就好。”
温景然趁着戏班中场休息过来,看到这一幕,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递过一沓订单:“刚有几个看演出的军官家眷,托我定下的定制布料,要染成戏里穆桂英的战裙色,还要绣纹搭配。”
青娘接过订单,见上面写着不少高端绸缎的定制需求,心中一喜:“太好了!这可是咱们打开张掖城富户市场的好机会。”
夕阳西下时,市集里的人流渐渐散去。青娘与伙计们清点账目,发现一天下来,茶叶卖了两百多袋,布料订单也有三十多个,连小布店的批量订单都订了二十匹。阿木笑得合不拢嘴:“青娘姑娘,这市集的生意也太好做了!比在武威城还红火!”
“这只是开始。”青娘笑着擦了擦额头的汗,“明日咱们多准备些茶叶和试样布料,再把染好的军官家眷定制布挂出来当样品,肯定能吸引更多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