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刚过,青石村的土壤还带着湿润的气息,草木染文化园的育苗棚里却已是一片生机。青娘穿着浅青色布衫,正俯身给一盆“漠河抗寒辽青”草苗浇水,指尖轻柔地拂过叶片上的露珠——这是去年从漠河带回的第二代幼苗,经过基因优化,不仅耐寒性更强,染出的蓝色也更浓郁。李茂拿着测土仪,蹲在旁边检测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达到3.5%,酸碱度7.0,正好适合幼苗生长。按照这个长势,下个月就能移栽到试验田了。”
青娘点点头,目光转向棚角的“波斯红花”苗:“这些红花苗要多注意光照,每天保证六小时以上的直射光,才能促进花色积累。你再准备几个恒温箱,咱们试试不同温度对花苗生长的影响,争取培育出早花品种,让红花的采收期提前一个月。”
育苗棚外,春桃正带着几个学徒整理刚到货的“海蓝草”种子。这些种子来自泉州基地,经过筛选,颗粒饱满,色泽鲜亮。见到青娘出来,春桃连忙迎上去:“青娘师傅,广东沿海的三个村庄已经准备好滩涂了,就等这些种子播种。咱们还特意准备了‘种子育苗包’,里面有土壤改良剂、种植手册和视频教程,就算是没种过染料的村民也能轻松上手。”
青娘接过育苗包,打开一看,里面不仅有详细的图文手册,还有一张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春桃录制的种植教学视频。她笑着说:“这个育苗包想得真周到!咱们不仅要提供种子和技术,还要定期派技术员去指导,确保村民们能种好‘海蓝草’,真正靠手艺增收。”
四月初,青娘带着技术团队前往广东沿海的望海村。望海村的村民们早已在滩涂上等候,看到青娘一行人,纷纷围上来,手里捧着自家种的花生、红薯,热情地塞到他们手里。村长握着青娘的手,激动地说:“青娘姑娘,我们村世代靠打渔为生,现在近海鱼少了,日子越来越难。要是能种‘海蓝草’,咱们就能有稳定的收入,孩子们也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了。”
青娘跟着村长来到滩涂,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仔细查看土壤质地:“这滩涂土壤偏沙质,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咱们播种前要先挖排水沟,防止积水烂根;再撒一层腐熟的海藻肥,提高土壤肥力。”说着,她拿起一把“海蓝草”种子,示范播种方法:“行距保持三十厘米,株距二十厘米,深度两厘米,播后覆盖一层细沙,这样既能保温,又能防止鸟类啄食种子。”
村民们学得认真,纷纷拿起锄头、铲子,按照青娘的指导开始播种。夕阳西下时,几百亩滩涂已经种满了“海蓝草”种子,远远望去,像一片整齐的绿色希望。离开望海村前,青娘把一部卫星电话交给村长:“遇到紧急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会第一时间派技术员过来。等‘海蓝草’发芽了,我再来看你们。”
回到青石村后,青娘又投入到《草木染技艺大全》第五版的编写中。这一版,她计划加入“沿海染料种植技术”“抗寒染料培育指南”和“国际染布设计案例”三个章节。前者收录了广东、泉州“海蓝草”种植的经验,中间章节详细介绍了漠河“抗寒辽青”草的培育技术,后者则收录了林晓与法国设计师合作的“草木染时装”、春桃设计的“海蓝草文创产品”等案例,为年轻染匠提供更多创新思路。
编写过程中,青娘特意邀请了望海村的村长、漠河猎户村的种植户、法国设计师皮埃尔参与校对。皮埃尔在回信中写道:“中国的草木染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无限的创新可能。我已经把‘草木染时装’案例翻译成法文,收录到巴黎时装学院的教材里,让更多年轻设计师了解中国草木染的魅力。”
七月的江南,“枫红”草进入盛产期。青娘带着联盟的理事们来到苏州的“枫红”草基地,查看采收情况。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将成熟的“枫红”草割下,运往烘干房。基地负责人告诉青娘,今年的“枫红”草不仅产量高,颜色也比去年更鲜艳,已经接到了来自美国、英国的订单,要采购一批“枫红”色布用于高端家居装饰。
青娘听了,心里非常高兴:“这说明咱们的草木染布已经打开了国际高端市场。咱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在苏州建立‘草木染设计研发中心’,邀请国内外的设计师、艺术家前来合作,开发更多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
九月初,“草木染设计研发中心”在苏州正式成立。中心里设有染布实验室、设计工作室、产品展示区,配备了先进的染布设备和设计软件。成立当天,法国设计师皮埃尔、意大利染织艺术家马可专程前来祝贺,并与研发中心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皮埃尔表示:“我要把中国的草木染技艺融入到我的时装设计中,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手艺的现代魅力。”
入冬后,青娘收到了来自漠河的好消息——猎户村的“抗寒辽青”草喜获丰收,亩产达到了三百斤,染出的蓝色布受到了东北绸缎庄的青睐,订单量突破了五千匹。村长在信中写道:“青娘姑娘,谢谢您给我们带来了‘抗寒辽青’草,现在咱们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染料,日子越过越红火。明年,我们还要扩大种植面积,带动周边村庄一起种染料,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