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虽因山泉引水稍有缓解,可新的难题又缠上了青娘。这天清晨,染坊的工人拿着空了的染料筐来报:“青丫头,野艾和茜草快用完了!山上的草木被晒得蔫了,采回来的量连三天都撑不住,这可咋整?”
青娘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染布差点滑落在地。染料是染坊的命脉,没了染料,就算有再多的水也开不了工。她立刻召集陈砚、老周和几个经验丰富的村民,在染坊的院子里商量对策。
“县城的原料商那边,我去问过了,”老周皱着眉说,“他们说今年旱情严重,草木减产,染料价格涨了三成,还得等半个月才能供货。咱们现在断了染料,半个月后就算货到了,之前的订单也赶不上了!”
张阿婆也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啊?我家那口子还等着染坊的工钱给孩子交学费呢,要是停了工,这学费可就没着落了!”
陈砚看着大家焦急的样子,沉思片刻说:“咱们不能只等着县城的原料商供货。山里肯定还有其他能染布的草木,只是咱们没发现。不如咱们分头去山里找,说不定能找到新的染料来源。”
青娘眼前一亮,立刻点头:“对!陈大哥说得对!咱们村里不少人都认识山里的草木,咱们分头行动,多找些能染布的草木回来试验,说不定能解燃眉之急!”
说干就干。青娘把大家分成五组,每组三到五人,分别去村东、村西、村南、村北和后山的山林里寻找草木。她特意叮嘱大家:“不管是什么草木,只要颜色鲜艳、汁液饱满,都采些回来,咱们一一试验。还有,一定要注意安全,别去太深的山里,太阳落山前必须回来!”
大家纷纷应下,拿着竹筐和镰刀,分头进山了。青娘和陈砚一组,去了后山——那里草木最茂盛,之前他们采野艾和茜草都去那里,说不定能找到新的染料草木。
后山的山路崎岖,杂草丛生,太阳晒得地面发烫,走几步就满身大汗。青娘和陈砚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路边的草木:有的草叶子是深绿色,掐断后会流出绿色的汁液;有的灌木开着紫色的花,花瓣捏碎后会染上紫色;有的野果是鲜红色,掰开后果肉里满是红色的汁水。他们把这些草木都采下来,放进竹筐里,还特意记下每种草木的生长位置和形态,方便以后再采。
“你看这个!”陈砚突然指着一株长在岩石缝里的植物,兴奋地说,“这是紫草,根能染紫色,之前我在药铺见过,只是没想到咱们山里也有!”
青娘连忙跑过去,蹲下身子仔细看——这株植物的叶子是披针形,根是紫红色,看起来很不起眼,没想到竟是能染布的紫草。她小心翼翼地把紫草挖出来,放进竹筐里,笑着说:“太好了!又找到一种能染布的草木!咱们再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
两人继续往前走,又发现了几种能染布的草木:开着黄色花的槐花,能染淡黄色;长着红色浆果的火棘,能染浅红色;叶子是深蓝色的蓝锭果,能染浅蓝色。竹筐很快就装满了,两人满载而归。
回到染坊,其他几组的人也陆续回来了,每个人的竹筐里都装满了各种颜色的草木。大家把采回来的草木分类摆好,青娘和陈砚开始逐一试验染色效果。
他们先把草木清洗干净,有的煮叶子,有的煮根,有的煮果实,熬出不同颜色的染料。然后,把白色的棉布剪成小块,分别放进不同的染料里浸泡、煮沸、固色。大家围在染缸边,紧张地看着布料的颜色变化,连大气都不敢喘。
“成了!成了!”当第一块用槐花染的棉布从染料里捞出来时,大家都欢呼起来——棉布被染成了淡淡的黄色,像初春的柳芽,颜色均匀,还带着淡淡的花香。
接着,用紫草染的棉布变成了优雅的紫色,用火棘染的棉布变成了可爱的浅红色,用蓝锭果染的棉布变成了清新的浅蓝色。大家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染坊里充满了喜悦的气氛。
“太好了!咱们有新的染料了!”青娘激动地说,“这些新的染料不仅能解咱们的燃眉之急,还能让咱们的染布颜色更多样,以后就能染出更多好看的布了!”
老周也笑着说:“是啊!之前咱们只有青、红、黄三种颜色,现在又多了紫、浅红、浅蓝、淡黄四种颜色,以后顾客的选择就更多了,咱们的生意肯定能更红火!”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一边用新找到的染料染布,赶制之前的订单,一边继续进山采新的草木,扩大染料来源。青娘还特意教大家怎么区分能染布的草木,怎么熬制染料,怎么控制染色的颜色深浅。大家学得认真,很快就掌握了新的染布技巧。
为了感谢大家的努力,青娘特意给每个工人多发了五文钱工钱,还杀了几只鸡,在染坊里摆了几桌饭,让大家一起热闹热闹。饭桌上,大家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鸡肉,一边聊着染坊的未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