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琥珀湾议上京,密函银票备行装
琥珀湾的晨露还凝在张宅的桂树叶上时,叶青云已在正厅铺开了东莱郡的舆图。图上用朱砂圈出了几处要害 —— 东莱郡城的破损城墙、淤塞的护城河、亟待重修的官道,每一处都标注着 “急修” 二字。段有鹏站在一旁,看着叶青云指尖划过 “东莱郡城” 四个小字,低声问道:“首领,您真想踏入官场?赵家在郡府的势力盘根错节,若是成了朝廷命官,怕是会被他们掣肘。”
叶青云抬头,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眼底,映出几分深邃:“掣肘是难免的,但名正言顺更重要。咱们现在占着琥珀湾,挖着矿脉,赵家总能找到由头攻讦咱们‘私占民产’‘聚众谋逆’。可若是成了工部官员,负责城池建设,那矿脉的开采就是‘为朝廷筹饷’,琥珀湾的据点就是‘筑城公署’,赵家再想动手,就得掂量掂量了。”
小白狐趴在舆图旁,用爪子轻轻拍着 “上京” 的位置,像是在催促。玄机子的书信昨夜刚到,信中说:“上京工部尚书王显,虽贪财却懂实务,近年因东莱郡城垣破败屡遭弹劾,正需有人替他分忧。若能得他保举,获一实职,既可借朝廷之力固根基,又能名正言顺经营东莱,此乃上策。”
“王显……” 叶青云摩挲着下巴,想起前几年在吴家堡时听过的传闻 —— 这位王大人出身寒门,靠着钻营爬到工部尚书之位,最是看重 “实惠”,但在工程上却颇有见地,主持过江南的堤坝重修,口碑不算差。“既是懂实务的人,就好办。” 他从暗格里取出一个紫檀木盒,打开,里面是一叠银票,每张票面都是一千两,整整五十张,码得齐整,泛着淡淡的油墨香。“五万两,应该够敲门了。”
段有鹏瞳孔微缩 —— 五万两,足够寻常百姓活几辈子,也是东荒山矿坑三个月的预计产出。“首领,这会不会太多了?”
“不多。” 叶青云摇头,从案上拿起一封早已写好的书信,递给段有鹏,“这封信里,我写了东莱郡城的重修计划:加固城墙需用多少石料,疏浚护城河需多少人工,重修官道能节省多少漕运成本,句句都落到实处。王显是工部尚书,最懂这些账。五万两买个从四品的实职,买个名正言顺,值。”
他顿了顿,看向段有鹏,眼神郑重:“此行上京,凶险未必在明处。赵家在京中也有眼线,你需乔装而行,银票藏在马鞍的夹层里,书信贴身放好。见到王显,不必卑躬屈膝,只说我叶青云愿为朝廷效力,重修东莱城垣,护一方百姓安宁。”
段有鹏接过木盒和书信,用力点头:“首领放心!属下定不辱命!” 他自幼跟着叶青云,从吴家堡的护卫做到暗卫统领,最是稳妥可靠,这种关乎全局的差事,叶青云只信得过他。
次日天未亮,段有鹏就换上了寻常商人的青布长衫,骑了匹不起眼的枣红马,带着两个扮作伙计的暗卫,悄无声息地出了琥珀湾。张宅的灯笼在晨雾中摇曳,叶青云站在门内,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道尽头,指尖轻轻叩着门框 —— 这一步棋,关乎的不仅是一个官职,更是他能否在东莱郡站稳脚跟的关键。
二、晓行夜宿赴上京,繁华帝都藏机锋
从琥珀湾到上京,千里之遥。段有鹏不敢耽搁,日夜兼程。白日里,他和暗卫扮作贩卖琥珀的商人,沿着官道行进,遇到关卡便递上早已备好的路引,说辞滴水不漏;夜里则宿在驿站,或是荒郊的破庙,每到一处都先让暗卫探查四周,确认安全才敢歇脚。
行至中途的青州地界时,曾遇到过一队盘查的官差。为首的捕头盯着段有鹏的马看了半晌,冷笑道:“这马看着普通,马鞍倒是精致,怕是藏了什么私货吧?” 说着就要伸手去摸。段有鹏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递过二两银子:“官爷说笑了,小的是做琥珀生意的,这马鞍是借的朋友的,哪敢藏私货?” 捕头掂了掂银子,又看了看段有鹏身后两个眼神锐利的 “伙计”,没再纠缠,挥挥手放他们过了关。
“统领,刚才好险。” 走出关卡后,一个暗卫低声道,“那捕头眼神不对,怕是赵家的人。”
段有鹏勒住马,回头望了眼青州城的方向,冷哼一声:“赵家的手再长,也伸不到上京去。继续赶路,别耽误了时辰。”
越靠近上京,官道上的行人越发密集。有进京述职的官员,有押送粮草的兵丁,有贩卖货物的商队,还有赶考的举子,车水马龙,喧嚣不已。段有鹏第一次见到如此繁华的景象 —— 道路两旁的商铺连绵不绝,绸缎庄的幌子在风中招展,酒楼里传出猜拳行令的声响,连空气里都飘着脂粉和糕点的香气,与琥珀湾的质朴、东荒山的清冽截然不同。
进了上京城门,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宽阔的朱雀大街上,马车川流不息,身着绫罗的达官贵人坐在车里,前呼后拥;街边的杂耍艺人翻着跟头,引得孩童们欢呼;茶肆里,说书先生正讲着边关战事,桌前围满了听众。段有鹏不敢多看,按着事先打听好的路线,直奔城东的工部尚书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不留神就穿越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一不留神就穿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