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院的炉火日夜不息,锤炼着钢铁,也锤炼着时间。吴铭提出的改良方案,在工部和兵部派来的匠师、官员将信将疑的目光中,逐步推进。当第一批按照新工艺打造的五十支火铳和配套的颗粒化火药,在京郊靶场进行测试时,那显着提升的射程、略有改善的精度以及更稳定的发射成功率,让在场的兵部侍郎都忍不住抚掌。
“吴王殿下,此铳虽不及传闻中新明利器,但比之我军中旧铳,已是云泥之别!若能量产装备边军,北虏骑兵冲锋,必遭重创!”兵部侍郎的兴奋溢于言表,看向吴铭的目光也多了几分真正的敬佩。
消息传回宫中,朱标在御书房内,对着测试报告沉吟良久。吴铭没有虚言,他确实在做事,而且做得卓有成效。这份实实在在的功劳,让之前方孝孺一党弹劾“耗费国帑,未见实效”的言论显得苍白无力。朱标甚至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意,对身旁侍立的太监道:“看来,这格物院,并非全然是空中楼阁。”
然而,这短暂的缓和,如同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被一则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彻底打破。
军报来自大同前线。北元太尉蛮子,联合了几支较大的部落,集结数万骑兵,趁黄河冰封,绕过重镇,突袭了防御相对薄弱的朔州。朔州守将力战殉国,城陷。虏骑在朔州及周边卫所大肆劫掠,焚毁粮草,屠戮军民,兵锋直指太原府!更令人心惊的是,军报中提到,虏骑中似乎出现了少量火器,虽不及明军制式火铳,但能在马上施放,响声如雷,对明军士气造成了一定影响。
“混账!”
乾清宫内,朱标罕见地失态,将手中的茶盏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和茶水四溅。他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朔州陷落,虏骑深入,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失利,更是对他登基以来施政方略的沉重打击。他一直试图营造的“天下晏然”的景象,被这冰冷的现实撕得粉碎。
“陛下息怒!”殿内侍立的太监宫女跪倒一片,瑟瑟发抖。
“息怒?你让朕如何息怒!”朱标声音嘶哑,“北虏猖獗至此,边军糜烂至此!朝廷每年耗费百万钱粮,养的就是这样的兵?筑的就是这样的墙?”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心腹重臣被急召入宫。面对盛怒的皇帝,几人也是面色凝重。
“陛下,”方孝孺沉声道,“当务之急,是速调精兵,驰援山西,务必将来犯之敌阻于太原城外!同时,严令各边镇加强戒备,防止虏骑流窜。”
“调兵?从何处调?京师三大营不可轻动!各地卫所兵战力堪忧,仓促集结,恐难敌北虏精锐!”朱标烦躁地踱步,“粮草!军械!哪一样不要时间?”
就在这时,朱标猛地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看向方孝孺:“方先生,你之前说,吴铭新明之火器,乃破敌关键?”
方孝孺心中一凛,知道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躬身道:“陛下圣明。朔州军报提及虏骑亦有火器,虽粗劣,然此风不可长。若我军能有碾压之势之火器,必能震慑虏胆,扭转战局。吴王身为镇国秦王,享大明俸禄,受陛下隆恩,值此国难当头,理应为国分忧,献出利器!”
这一次,朱标没有再犹豫。“传旨!召镇国秦王吴铭,即刻入宫见驾!”
吴铭是在格物院接到旨意的。传旨太监脸色紧绷,语气急促,让他立刻动身,不得延误。吴铭心中咯噔一下,知道必定出了大事。他简单交代了格物院几句,便随太监匆匆入宫。
一路行来,皇城内的气氛明显不同往日,侍卫们神色肃穆,往来官员步履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紧张。踏入乾清宫,吴铭立刻感受到那几乎凝滞的低气压。朱标坐在御案后,面色阴沉如水,方孝孺等人侍立一旁,眼神复杂地看着他。
“吴铭,参见陛下。”吴铭依礼参拜。
“平身。”朱标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直接将那份大同军报掷到吴铭面前,“看看吧!你的‘筑墙、积谷、练兵、缓图’之策尚未见效,北虏已经打到家门口了!”
吴铭快速浏览军报,朔州陷落,虏骑深入,还有对方使用火器的描述……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他深吸一口气,知道最艰难的时刻到了。
“陛下,虏骑凶顽,臣亦痛心。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有何旨意?”
朱标盯着他,一字一句道:“朕,要你新明之火器!要你足以克制北虏,甚至横扫漠北的火炮、火铳图纸!还有,朕要你新明派出精通火器之匠师,乃至一支精通火器作战的精兵,协助朝廷,平定北患!”
图穷匕见!
这一次,不再是试探,而是不容拒绝的命令。方孝孺适时开口,语气带着悲愤和道德绑架:“吴王!朔州数万军民惨遭屠戮,北地生灵涂炭!你手握利国利民之神兵,却藏私海外,于心何忍?莫非真要坐视我大明江山沦丧,百姓流离,才肯拿出吗?你扪心自问,可对得起太祖皇帝册封之恩,可对得起陛下信任之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