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呜咽,少林山门之前,死寂得只剩下雨滴砸在青石板上的单调声响。陈七和锦书的尸体静静躺在冰冷的泥水中,鲜血被雨水冲刷成淡红的溪流,蜿蜒流入石缝。牌坊下,唯有襁褓中婴儿微弱断续的呼吸声,以及那枚紧贴心口、透过湿透布帛散发出微弱却顽强红光的玄囊,成为这片死寂中唯一跳动的生命之火。
觉远沉默地俯下身,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的血污,将那个染血的襁褓抱入怀中。入手处,一股奇特的温热感隔着布帛传来,并非婴儿本身的体温,而是源自那枚玄囊和小白玉瓶。更有一股微弱却清晰无比、带着煌煌威压的气息,如同沉睡幼龙的心跳,随着温热感一同传来,在他这等修持精深的佛门高手感知中,清晰得如同擂鼓!觉远心中掀起滔天巨浪,浓眉紧锁,眼神凝重如铁。他低头,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婴儿苍白冰凉的小脸上。那小小的眉头即使在昏迷中也微微蹙着,仿佛承受着莫大的苦楚。他又望向地上那两具冰冷而卑微、却用生命完成了最后托付的尸体,双掌缓缓合十,深深宣了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声音低沉浑厚,穿透风雨,饱含着无尽的悲悯与一种沉甸甸、如山岳般压下的责任。他抬起头,目光穿透重重雨幕与层叠山峦,望向山巅那在风雨中若隐若现的宏大钟鼓楼。
“鸣钟!九响!速报方丈!”觉远的声音斩钉截铁,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急迫,在山门前回荡。
“遵法旨!”一名棍僧领命,身形如电,几个起落便消失在通往山顶的石阶风雨中。
觉远不再停留,怀抱襁褓,转身踏上通往千年古刹的石阶。十八名棍僧紧随其后,铜棍顿地,“咚咚”之声在雨中山道上有节奏地回响,肃杀而庄严,如同为逝者送行的哀鼓,又似迎接新生的序曲。
雨势渐歇,连绵的灰云裂开缝隙,几缕微弱的天光艰难地刺破阴霾,照亮了湿漉漉的琉璃瓦。悠扬深沉的钟声,自少室山巅响起,穿透尚未散尽的雨雾,回荡在苍松翠柏之间。
“当——” “当——” “当——” …… 钟声雄浑悠远,整整九响!这是少林寺最高规格的示警与传讯钟声,非涉及寺脉存亡或惊天大事不得轻鸣!九响钟鸣,如同无形的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古刹惯有的肃穆宁静!
罗汉堂、般若堂、达摩院、菩提院、戒律院……各堂各院的首座、长老、精干弟子,无论正在坐禅、诵经还是习武,闻声无不脸色大变!一道道或惊疑、或凝重、或锐利的目光投向钟楼方向,随即纷纷放下手中事务,身影如风,朝着方丈禅院的方向疾掠而去!
方丈禅院内,晦明方丈依旧端坐于菩提树下。雨后的庭院弥漫着清新湿润的草木气息与泥土芬芳,檐角滴水如珠。他手中捻动着那串深褐色菩提念珠,动作依旧沉稳,只是当那第一声惊破风雨的钟鸣传入耳中时,他枯瘦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随着钟声一声接一声,连绵九响,他捻动念珠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近乎停滞。那颗雕刻着繁复梵文“卍”字的主珠,在他指腹感应下,正传来一阵阵清晰而灼热的震颤,如同应和着山下那玄囊的气息。
当第九声钟鸣的余韵还在山谷间回荡时,禅院那扇古朴的木门被轻轻推开。
觉远怀抱襁褓,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僧袍下摆沾着泥点与淡淡的暗红。他步履沉稳地走入庭院,在晦明方丈身前五步处站定,躬身行礼:“方丈大师。”
无需多言。晦明方丈的目光已越过觉远,落在他怀中那个被鲜血浸透、却散发着微弱红光的襁褓上。他的眼神如同一泓深不见底的古潭,表面上波澜不惊,深处却翻涌着洞悉一切的悲悯与了然。他缓缓起身。
觉远上前,将襁褓小心翼翼地递向方丈。就在襁褓离手的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陡然传来!
“嗡——!”
那枚紧贴婴儿心口的玄囊,在感应到晦明方丈靠近的气息时,竟骤然爆发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明亮也更加温顺的赤红色光芒!红光透过层层染血的布帛,如同燃烧的火焰,瞬间充斥了整个静谧的禅院!一股至阳至刚、纯净浩瀚却又带着无上威严的气息弥漫开来!更奇异的是,那红光竟隐隐与方丈手中那串微微震颤的菩提念珠散发的温润毫光,遥相呼应,形成一种奇异的和谐共鸣!
觉远心中大震!这玄囊竟与方丈大师有所感应?!
晦明方丈枯瘦却异常稳定的手稳稳接过了襁褓。他并未立刻查看婴儿,而是伸出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指,极其自然地、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庄重,轻轻拂过那红光最盛的玄囊位置。指尖传来的触感温热而奇异,那囊身的材质、凸起的龙纹、内蕴的浩瀚气息…无不印证着深埋心底数十年的隐秘!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急促而密集的脚步声。以罗汉堂首座慧明、达摩院首座弘忍、戒律院首座慧能为首的一众少林高层,已闻讯赶至,齐聚禅院门外。当他们看到方丈手中那散发着妖异红光的襁褓时,无不脸色剧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少林龙隐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少林龙隐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