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枯井惊现无名男尸
2010年7月的一个炎热夏日,山东省商河县孙集乡的一片农田里,一位村民正在田间劳作。当他走到一口机井旁时,一股刺鼻的腐臭味扑面而来,他不禁皱起眉头,向井内张望。这一看,让他惊恐万分——井里竟有一具全裸的尸体,头朝下脚朝上被塞在狭窄的井中。村民吓得魂飞魄散,立刻跑到村里报警。
接到报警后,商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迅速出警,技术人员也随即赶到现场。经过初步勘查,这是一口直径仅33厘米的机井,深约2米,尸体被头朝下塞入井中,姿势怪异。尸体已经高度腐烂,面部无法辨认,全身赤裸,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物品。
法医对尸体进行了初步检验,确认死者为男性,身高约1.83米,体重约90公斤,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死因是头部遭到钝器打击致死。根据尸体腐烂程度,法医推测死亡时间大约在3个月至半年前,也就是2010年1月至4月之间。
警方在井内还发现了一把带有干涸血迹的斧头,疑似凶器。这把斧头不同于普通家用斧头,在斧头和木把的连接部位有加固的铁片,这种结构使得斧头更加牢固,价格也相对较高,一般家庭不会使用,因此警方判断这把斧头很可能是凶手特意准备的作案工具。
这是一起极其棘手的案件,因为死者身份不明,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警方首先需要确定死者是谁,才能进一步展开调查。然而,由于尸体高度腐烂且全身赤裸,面部无法辨认,没有衣物和随身物品,确定死者身份成为了首要难题。
二、死者身份浮出水面
2.1 斧头溯源:关键线索的发现
面对无名尸体,警方决定从唯一的线索——那把特殊的斧头入手。他们走访了商河县所有五金店,寻找这把斧头的来源。经过多方调查,终于找到了当地唯一一家出售这种类型斧头的五金店。
五金店老板回忆说,这种斧头是在2009年12月进的货,总共进了80把,卖出了13把,但具体卖给了谁,他已经记不清了。虽然老板无法提供购买者的具体信息,但这一发现至少为警方提供了斧头的进货时间和销售范围,缩小了调查范围。
与此同时,警方在走访附近村庄时,有村民反映在2010年1月28日曾看到井旁有血迹。这一信息非常重要,结合法医对死亡时间的推测,警方初步确定死者死亡时间可能在2010年1月28日之前。
2.2 失踪人员排查:锁定关键人物
警方立即组织警力对案发地周边几十个村庄进行了大规模的失踪人员排查。经过5天的努力,他们找到了17个失踪人员,但经过比对,这些人都与死者特征不符。
警方意识到死者可能不是本地人,或者是在当地居住过的外地人。于是他们扩大了排查范围,从县到市,从市到省,最后甚至查询了全国失踪人口数据库,但依然没有找到符合死者特征的人。
就在调查陷入困境时,警方注意到在孙集乡失踪的17人中,有一个叫王希元的人失踪时间与死者死亡时间较为接近。王希元是本地人,35岁,身高1.65米,体重约65公斤,身材较为瘦小,与死者1.83米的身高和90公斤的体重明显不符,但他失踪的时间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王希元是一个养鸡场老板,经济状况较差,在银行背负着百万债务。他于2010年3月9日失踪,家人在3月底收到他的群发短信,称要出去躲债,让大家别找他。但这条短信的开头称呼"亲爱的兄弟们"让家人觉得不像他的风格,怀疑他遭遇了不测,于是报警。
2.3 车中血迹:死者与失踪者的关联
警方对王希元展开了调查,发现他失踪前有一个可疑行为:他将自己刚买了半年的红色桑塔纳轿车送到修理厂进行整车喷漆。警方在检查这辆车时,在后备箱下方发现了一个小红点,经鉴定为血迹,与无名死者的血液一致。
这一发现将死者与王希元联系在了一起。警方进一步调查王希元的通讯记录,发现他在2010年1月频繁与两个来自天津的手机号联系,其中一个手机号在1月24日之后关机。
通过与天津警方协作,警方找到了这两个手机号的持有人,分别是韩宝山和韩本立。两人是天津老乡,半年多前外出打工,之后与家里失去了联系。韩本立的家人因为联系不上他,曾询问过韩宝山,韩宝山告诉他们韩本立去其他地方打工了。
更重要的是,韩本立的身高正好是1.83米,与死者特征相符。警方提取了韩本立家人的DNA进行比对,确认死者正是韩本立,死亡时间为2010年1月24日。
三、雇凶杀人:案件背后的阴谋
3.1 杀人计划:十万赏金的暗杀行动
韩宝山被警方传唤后,面对确凿证据,他不得不交代了杀害韩本立的事实。然而,让警方震惊的是,韩宝山和韩本立原本是被雇来杀人的,而他们的目标正是商河县的村民张本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