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朝局彻底稳固,弘历也到了学步的年纪。这日,英台在颐和园畅和轩的庭院中,牵着弘历的小手教他走路——小家伙穿着虎头鞋,摇摇晃晃迈出第一步时,恰好被前来探望的康熙撞见。看着弘历跌跌撞撞扑向自己怀中,还奶声奶气喊着“皇爷爷”,康熙心中满是欢喜,当即决定将弘历接入宫中,由自己亲自教导。
次日,康熙便下旨,让弘历住进宫中的毓庆宫偏殿,每日除了跟着乳母起居,其余时间都由康熙亲自陪伴。双鱼玉佩的蓝光映出毓庆宫的书房——康熙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简化版的《资治通鉴》,用孩童能懂的语言讲“尧帝治世”的故事;弘历坐在小凳上,手里攥着平安扣,虽似懂非懂,却听得格外认真,偶尔还会指着书中的插图问“皇爷爷,这个伯伯为什么要帮百姓种地呀”。
除了讲史,康熙还会带着弘历去御花园观察民生——他特意让宫人扮成普通百姓,演示“耕种”“织布”的场景,告诉弘历:“江山不是靠玉玺换来的,是靠百姓的田地里长出的粮食、织出的布匹撑起来的。将来你要记住,不管坐在什么位置,都不能忘了百姓的辛苦。”弘历似懂非懂地点头,却把“不能忘百姓”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胤禛与英台入宫探望时,常看到康熙手把手教弘历写“民”字,还笑着对他们说:“弘历这孩子心思纯良,又肯听劝,比你们当年机灵多了。朕亲自教他,就是要让他从小明白‘帝王之责在护民’,将来才能守住你们打下的江山。”英台看着父子祖孙三人的温馨画面,心中满是安定——她知道,康熙此举不仅是疼爱孙儿,更是在为大清的未来铺路,让弘历从小接触帝王之术,才能在日后顺利承接大业。
宫中上下见康熙对弘历如此上心,也纷纷明白“弘历是未来的希望”,对他愈发敬重。连被圈禁的胤礽得知后,都托苏瑾送来亲手雕刻的小木车,祝弘历“平安长大,懂民护民”。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夕阳下,康熙牵着弘历的手在御花园散步,小家伙踩着皇爷爷的影子学步,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远处,胤禛与英台并肩而立,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此刻的皇宫,没有了往日的权力纷争,只剩祖孙温情与江山传承的笃定。
虫洞的光芒渐渐温暖明亮,像是在为这份“祖孙相教、传承有序”的画面,送上最长久的祝福——从学步到学帝术,弘历的每一步成长,都在为大清的安稳未来打下坚实根基。
回到现代后,小星禾将这段“帝教稚子”的记忆补充进展区,还原了毓庆宫讲史、御花园学步的场景,并展示了康熙教弘历写的“民”字拓本。游客们看到康熙亲自教导弘历帝王之术,纷纷感叹:“康熙不仅为胤禛铺平了继位路,更提前为下一代君主做准备,这份长远布局,才是真正的‘为江山计’。而弘历从小接触‘护民’理念,也为他日后成为贤君埋下了伏笔。”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驻足,玉佩上康熙教弘历写字、祖孙牵手学步的画面印记就会交替发亮,像是在诉说那段藏在传承与期许背后的往事——真正的王朝传承,从不是单一的权力交接,而是将“护国安民”的初心,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深深植入血脉之中,让江山在温情与责任中,代代延续。
喜欢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