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西坡,瞿子龙立即组织公司高层开会。
闲得有些发慌的刘锦辉列席会议。
瞿子龙把承包两个厂的好消息告诉大家,众人议论纷纷。
子晴皱眉:"两个烂摊子,别把咱们拖垮了?!"
瞿子龙笑着说:"二姐,放心。我有方案,机械厂改组清江机电动力公司,下设三个厂:一、医疗器械厂,专门生产X光机,CT机等各种各种高级的医疗器械。
二、电器厂和南开南瓜电视机厂合资,生产家电、电器。
三、摩托车厂,和南开一个机电个体户合作,生产二轮、三轮摩托。”
接着瞿子龙把和县里股份分成,还有南开刘启的约定说了一下。
这下把议论一下推到了白热化。
赞成和反对的各占一半,以至于一个多小时都没有争出高下。
徐晓华急道:“子龙哥,医疗机械厂和摩托车厂我们本身就能干,现在并进机械一厂有意义么?”
“是啊,咱们帮他们收拾烂摊子,还把好处分给他们!”
“我也不是很理解,瞿总!”
“你们就不能听子龙说完?”安纤雪护夫的行径比护犊子都强烈。
瞿子龙淡然回答:“这是一个大盘子,别说全部,就是其中一个,我们都吃不下的,必须有政府参与,不然我们连原材料都没地方弄去,还有以后有事谁帮咱们兜底?何况咱们还有西坡这么大一产业,适当把政府绑到咱们船上,绝对利大于弊。”
刘锦辉的心境和大家一点都不相同,来到西坡,他彻底感触到瞿子龙的恐怖之处,偏安一隅,猥琐发育,假以时日,震惊寰宇,这是他爷爷听到他汇报后给出的评语,知道自己可以入股,兴奋得手舞足蹈:“瞿生,整个动力公司,我都占股么?”
“当然,”瞿子龙瞥了一眼不淡定的刘锦辉,“所以港仔,你觉得五十万值这个股份么?呵呵,以后产品出来你得卖力去推销,不然你年终目标极有可能泡汤。”
刘锦辉磕头如捣蒜:“明白明白,瞿生,只要质量过关,别说销往港岛,连国外我都能送出去。”
瞿子晴还在皱眉:“那些正式工铁饭碗可不好管理!”
瞿子龙摆摆手:“没事,姜书记和宗县为我们站台,闹事的处理一波,不行就两波,反正我在意的只是那些机器。嘿嘿,二姐,我跟你说,我是机械厂出来的,那可是大几千万的设备和机器,去年还从国外引进一条生产线,报价就五百万米金,现在可是白捡哦。”
安纤雪第一个举手表态:“我全力支持子龙,大不了亏了把咱们的企业抵给县委,我相信只要子龙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东山再起。”
“我也全力支持瞿总,”秦长青举手,“瞿总做事就没错过。”
这话他说得很笃定,就瞿子龙给他的那些建筑、装修设计图和灵感,他敢保证至少超前十到二十年,这是妖孽,又怎么会错?
“我支持!”
“支持!”
机械厂议题到这总算一致通过了。
接着是县服装厂承包项目。
县服装厂倒闭其实是情理之中。厂长姓郝,是个极为跳脱的人,服装厂前身的前身是个针织厂,只是改革开放后业务一度下滑。
郝厂长于是出去考察了一番,回来就打报告,申请改为纺织厂,县里对其也是支持,毕竟一两百号人的生计,很快,厂里的设备被保留一批,更换一批,可惜这个纺织厂没能翻起什么波浪,生产的产品质和量都没有竞争力,只能苟延残喘。
郝厂长于是又开始四处瞎逛,很快就发现香江款式的喇叭裤、蝙蝠衫在市面上很流行,斟酌再二,决定改革,这是大趋势,毕竟全国都在改,接着就是一大堆可行报告堆到县府大老板的案头。
可惜,服装厂挂牌开始,喇叭裤的价格已经从一百多到五十多块再掉到十一二块,蝙蝠衫更是无人问津。
嘿嘿。
负债由此越累越高,直到县府已经无力支持,考虑改组或直接嘎掉。
对于西坡会议室的众人。
这个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波浪,毕竟千人大厂都谈妥了,百人小厂没能引起大家太大的关注,想来也是顺带的事。
安纤雪一脸向往:“服装厂就有现成的工人,咱们的工装很快就能穿到工人身上了!都领工资,咱们也不比国企差哪去,看着工人们衣服补丁摞补丁,真不得劲!”
瞿子晴也跟着感慨:“可不是,好多邻居都是勤俭持家,舍不得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灰衣服白补丁,裤子还加块屁帘子,布鞋穿成凉鞋,鞋底还是轮胎胶,都不知道是怎么缝上的。”
徐晓华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我找我爸,把工装推给县里其他厂矿、学校和各个单位!嘿嘿,三十多家单位,我看得有四五万人,每年帮咱们订一批货,就爽了。"
瞿子龙笑着说:"那没问题,我已经跟书记和宗县打过招呼,再不济生产完咱们的工装,劳资生产老百姓时髦服装去,还怕没人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带着手机重生1985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带着手机重生1985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