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桂花是我婆婆种的,有二十多年了,每年秋天开花的时候,整个院子都是香的。”陈老师一边引她往里走,一边轻声介绍,“里面就是茶室,地方不大,你别介意。”
茶室在屋子的东边,朝南的窗户敞开着,风轻轻吹进来,带着院子里的草木气息。茶室里没有复杂的装饰,只有一张宽大的原木茶桌,桌子上铺着浅灰色的茶席,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几套茶具——有盖碗,有紫砂壶,还有小小的白瓷品茗杯。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涤烦”两个字,笔力遒劲,却又透着一股温和的气息。
“‘涤烦’,就是洗去烦恼的意思。”陈老师看到她在看那幅字,笑着解释,“喝茶的时候,把烦恼都放下,只专注于眼前的茶,这就是茶道的意义之一。”
茶室里已经来了几位学员,有年纪大的阿姨,也有和林知意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大家都坐在蒲团上,低声聊着天,气氛很轻松。陈老师让林知意找个位置坐下,然后给她倒了一杯温水:“先喝点水,润润嗓子,我们等会儿就开始。”
体验课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学习用盖碗泡一杯绿茶。陈老师先示范了一遍,她的动作很轻柔,手腕轻轻转动,注水的时候,水流细而匀,像一条细细的银线,缓缓注入盖碗里。然后她盖上盖子,稍微等了一会儿,再将盖碗倾斜,茶汤缓缓流入公道杯里,色泽清亮,茶香袅袅。
“盖碗泡茶,关键在‘稳’和‘慢’。”陈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注水的时候,手腕要放松,不要太用力;出汤的时候,角度要掌握好,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了茶汤会涩,太慢了茶汤会淡。最重要的是,心要静,你心里乱,手就会抖,泡出来的茶也会失了味道。”
接下来,轮到学员们自己尝试。林知意看着旁边的阿姨熟练地操作着,心里有些紧张。她拿起盖碗,手不自觉地抖了一下,盖碗的边缘碰到了茶席,发出轻微的声响。她深吸一口气,学着陈老师的样子,拿起水壶注水。
可手还是不听使唤,水流偏了,一部分热水洒在了茶席上,溅起的水珠还烫到了她的指尖,一阵刺痛传来。她慌忙放下水壶,想去擦茶席上的水,却不小心碰倒了旁边的品茗杯,杯子“当啷”一声掉在地上,虽然没碎,却也让她更加慌乱。
“别急,慢慢来。”陈老师走过来,轻轻按住她的手,“先把手放下,闭上眼睛,深呼吸三次,把脑子里的东西都清空。”
林知意按照陈老师说的做,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三口气。空气中的茶香慢慢钻进鼻腔,那股清冽的味道,让她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点。她睁开眼睛,看到陈老师正温和地看着她:“再试试,这次只想着手里的盖碗和茶叶,别的都别想。”
她重新拿起盖碗,这一次,她的手虽然还有点抖,但比刚才稳了一些。她慢慢拿起水壶,手腕放松,让水流缓缓注入盖碗里。茶叶在热水里慢慢舒展,像一朵朵小小的绿花,在水里轻轻摇曳。她盖上盖子,等了大约半分钟,然后按照陈老师教的角度,慢慢倾斜盖碗。
茶汤顺着盖碗的缝隙流出来,清亮的绿色,像春天的溪水。这一次,她没有洒出来,茶汤稳稳地流入了公道杯里,再从公道杯分到品茗杯里。
当她把那杯茶端到面前时,额角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看着杯子里的茶汤,袅袅的热气向上飘着,带着淡淡的豆香。按照陈老师的指引,她先低头看了看茶汤的颜色,清亮通透;然后凑近杯口,轻轻吸了一口气,那股清冽的茶香便钻进了心里;最后,她小口地啜了一口,茶汤微烫,滑过舌尖,先是一点淡淡的苦涩,很快,一股清甜的味道就从舌尖蔓延开来,像雨后的青草,带着一点湿润的甜意。
在那一刻,茶室里的说话声、窗外的风声,仿佛都消失了。她只专注于口中的茶香,专注于那股从苦到甜的滋味。心里那股一直堵着的、硬邦邦的东西,好像被这杯茶泡软了一点,松动了一道小小的缝隙,有微弱的光透了进来。
她想起昨晚翻《周易》时看到的“颐卦”,初九爻辞写着“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那时候她还不太懂,现在却忽然明白了——以前的她,不就是那只“舍尔灵龟”的愚者吗?她放弃了自己的灵性,放弃了自己感知美好的能力,只知道羡慕赵凯的“朵颐之乐”,依赖他带来的安稳,却忘了自己本也可以像那只灵龟一样,安静地自养,从容地生活。
这杯茶,是她亲手泡的,从一开始的慌乱,到后来的平静,从舌尖的苦,到心底的甜。这不就像她现在的生活吗?虽然有苦涩,有迷茫,但只要静下心来,一步一步走,总能尝到回甘的滋味。
体验课结束后,其他学员都陆续走了,林知意留在最后,向陈老师道谢。“陈老师,谢谢您,今天……今天我很开心。”她的声音还有点哽咽,却带着一丝从未有过的轻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爱情六十四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爱情六十四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