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前,婉清紧张得手心冒汗。陈志远发来短信:“别忘了,文化是最好的妆容,知识是最美的华服。”
直播开始了。令婉清意外的是,观众反响出乎意料地好。虽然在线人数不如她跳热舞时多,但弹幕质量明显提升:
“主播今天好有气质!”
“原来蔚县剪纸这么有意思”
“学到了好多知识,关注了”
直播结束后,婉清长舒一口气。虽然礼物收入不如从前,但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不是用身体和暧昧换来的打赏,而是用知识和文化赢得的尊重。
更让她惊喜的是,直播结束后不久,她就接到了省文化厅的电话,表示对这个系列直播很感兴趣,愿意提供支持。
“林小姐,你的直播为我们非遗推广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文化厅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希望与你合作,打造一个'燕赵文化传承'的系列节目。”
婉清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接完电话,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告诉陈志远这个好消息。
他们约在博物馆附近的咖啡馆见面。婉清到的时候,陈志远已经在那里了,面前摊开着笔记本和一大堆资料。
“看,”他兴奋地说,“我为你设计了接下来三个月的直播计划。从剪纸到内画,从皮影到刺绣,最后还可以做一个非遗传承人的专访系列...”
婉清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多久没有人这样真心为她着想了?不是为了她的外貌,不是为了从她这里得到什么,而是真正为她的成长和发展考虑?
“志远,”她轻声打断他,“谢谢你。”
陈志远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怎么了?是不是计划太满了?”
“不是,”婉清摇摇头,“是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好。”
陈志远笑了,那笑容温暖而真诚:“婉清,是你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赢得了这一切。记得比卦的六四爻吗?'外比之,贞吉'。向外亲附贤能之人,守正则吉。你做到了。”
夕阳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洒在陈志远的侧脸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婉清忽然觉得,这个男人才是她生命中真正应该依附的贤能之人。
就在这时,婉清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林小姐,我是李总的妻子。有些事情我想你应该知道。能见个面吗?”
婉清的心一沉。该来的还是来了吗?
她把短信给陈志远看,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小心有诈。我陪你去。”
见面地点约在一家安静的茶室。李总的妻子是一位气质优雅的中年女性,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悲伤。
“林小姐,首先我要向你道歉。”她一开口就让婉清惊讶,“我丈夫的行为给你带来了困扰和伤害。”
她拿出一叠照片,正是那晚在KTV的场景,但角度更全面,能清楚地看到婉清一直在躲避李总的骚扰。
“这些是从包厢监控中截取的,”李太太说,“我雇人调查我丈夫的不轨行为,意外发现了那晚的真相。张浩给我的照片是经过精心裁剪的。”
婉清的手微微颤抖:“您为什么要帮我?”
李太太苦笑:“我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帮自己。我正准备和我丈夫离婚,这些证据对我很重要。同时...”她顿了顿,“作为女人,我不愿看到另一个女人被诬陷。”
离开茶室时,婉清如释重负。真相大白,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为自己清白辩解的人。
陈志远轻声说:“看,我说过邪不压正。”
婉清抬头望着夜空,星星格外明亮。她突然想起母亲常说的话:“人做事,天在看。”
接下来的日子,婉清的“寻访燕赵非遗”系列越来越成功。甚至有几家媒体做了专题报道,称她为“文化直播的清新之风”。
张浩再也没有来找过麻烦。听说他因为涉嫌敲诈勒索被调查,李总也因为经济问题陷入困境。这些消息让婉清感慨万千:那些看似强大的邪恶,其实不堪一击。
一个月后,婉清受邀在省文化论坛上做分享。台下坐着文化界的专家学者,还有不少媒体记者。这是她第一次站在这样的场合,紧张得手心冒汗。
在人群中,她看到了陈志远鼓励的目光。他悄悄做了个加油的手势,让她顿时安心不少。
分享结束后,有记者提问:“林小姐,你从娱乐主播转型为文化主播,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婉清思考片刻,回答道:“我最大的感悟是,真正的魅力不在于外在的浮华,而在于内在的底蕴。就像我们河北的文化,历经千年而弥新,正是因为它的深厚与真诚。”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婉清看到陈志远在人群中微笑着,那笑容中有欣慰,有赞赏,还有一丝她看不太懂的情愫。
论坛结束后,陈志远送给婉清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本手工制作的相册,里面全是他们一起寻访非遗项目的照片,每一张下面都有他亲笔写的说明和感悟。
最后一页,是他工整的字迹:
“水在地面上流,地承载水,水滋润地,二者相依共存。
愿我能如大地,永远承载你的梦想;
愿你能如流水,永远滋润我的生命。
——志远”
婉清的眼眶湿润了。她抬起头,看到陈志远正深情地望着她,眼神清澈而坚定。
“婉清,”他轻声说,“我想永远做那个可以与你'外比之'的人。不是一时的依附,而是一生的相伴。”
窗外,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但这一次,婉清看到的不是浮华与诱惑,而是万家灯火的温柔与真实。
喜欢爱情六十四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爱情六十四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