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执法队的直升机从海面掠过,探照灯照在船上,“这里是国家保护区,非法采矿将被起诉!”
船长骂了一句,收起机械臂,灰溜溜地开走了。
苏念浮在海面上,看着执法队的船远去。林深游过来,递给他一瓶氧气:“没事吧?”
她笑着摇头,手腕上的螺旋印记亮得更甚——小生物正顺着她的指尖游上来,用发光腺体碰了碰她的脸颊,留下一个更亮的螺旋标记。
返航的途中,“星子”的迁徙开始了。
苏念站在“探索者三号”的甲板上,看着海面下的幽蓝光带。那些发光体正顺着新海沟的方向游去,像条流动的银河。领航章鱼妈妈最后一次靠近潜水器,用触须碰了碰她的手背——那是告别,也是信任。
“它们要去更深处。”苏念的声音里带着不舍,“去培育新的族群,去记录新的故事。”
林深站在她身边,手里捧着一只玻璃罐——里面装着从“星巢”里取的发光卵鞘,卵鞘的荧光还在微微跳动:“它们留下了礼物。”
深夜的实验室,苏念坐在显微镜前。
玻璃罐里的卵鞘已经孵化出小小的幼崽,它们的触须上带着银白的螺旋标记,像极了那只小生物。她把幼崽放进培养皿,螺旋印记贴在玻璃上——幼崽的发光腺体立刻亮起来,与她的印记共鸣,一段新的记忆涌入脑海:
是“星子”在新海的景象:热泉更温暖,管虫更茂盛,幼崽们在“星巢”里学习刻符号;是它们在其他海沟的“播种”,把发光的卵鞘放进新的热泉;是地球的未来,深海里的生命依然在延续,依然在守护。
苏念摸了摸手腕的印记,里面有两个螺旋——一个是“星子”给的,一个是那只小生物留的。它们像两颗星星,在她的皮肤下发光。
林深走进来,手里端着热咖啡:“陈教授说,这些幼崽的基因里,有对抗新型污染物的序列。”
苏念笑了:“它们不仅在守护自己,也在守护我们。”
窗外的月光洒在培养皿上,幼崽们的发光腺体连成星芒。苏念想起“星子”的话:“新海不是终点,是起点。”
是的,对于“星子”来说,迁徙是新生;对于人类来说,这是重新认识自然的开始。
清晨的阳光穿过百叶窗,照在实验室的墙上。
苏念的全息屏上,正循环播放着“星子”迁徙的画面:幽蓝的光带在海沟里流动,像地球的脉搏。她摸着螺旋印记,轻声说:“下次,我再去看你们。”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海水的咸味。实验室的角落,“星子”的幼崽正舒展着触须,发光腺体的光映在墙上,像幅会动的星图。
(第二百八十七章 完)
注:本章以“新海邀约”为核心,串联“星子”迁徙、人类守护、生命传承三大线索。通过“发光矿石”“幼崽孵化”等细节强化“共生”主题,用“采矿船冲突”反衬守护的必要性。角色层面,苏念与“星子”的羁绊从“感知”升级为“双向信任”,林深从“理性决策者”变为“共同守护者”,周川则从“好奇者”成长为“行动派”。
可扩展方向:
发光卵鞘的基因序列引出“星子”与人类的远古基因共鸣(如人类大脑的螺旋结构与“星子”符号同源);
新海的“星巢”触发“星子”新的记忆——地球早期生命的共生史(如蓝藻与真菌的共生形成地衣);
采矿船事件牵扯出更大的非法产业链,引出后续“深海守护联盟”的成立;
苏念的螺旋印记解锁“星图预言”功能,提前预警下一次地质变动或生态危机。
始终围绕“生命总会找到出路”的内核,让“星子”的迁徙成为地球生命韧性的注脚,也让人类在参与中完成对自然的敬畏与认同。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