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第17台检测仪又出问题了!"技术员王师傅擦着汗,"防水胶还是渗水,这已经是这个星期第三次了。"
娜拉攥着检测仪,眉头皱成了小疙瘩。这是量产的第十天,原本以为简单的防水工艺,却成了最大的拦路虎。她蹲在车间地板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渗水点:"这里的胶层太薄了,而且边缘有气泡。"
玛拉推了推眼镜,翻出笔记本:"我查了资料,可以用真空灌注法。先抽干空气,再注入防水胶,这样就不会有气泡了。"她画了个示意图,"就像给蛋糕糊里加泡打粉,要让气泡均匀。"
王师傅笑了:"小丫头片子,还懂点科学原理。"他按照玛拉的方法试验,果然解决了气泡问题。当第18台检测仪顺利通过防水测试时,车间里响起了掌声。
与此同时,上海张江的写字楼里,玛拉的APP公益版正式上线了。
"欢迎使用'海洋守护者'!"手机屏幕上,可爱的卡通鲸鱼跃出水面,"上传垃圾照片,参与海滩清洁,学习海洋知识,为蓝色地球贡献力量!"
上线第一天,下载量突破五十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着自己的"战绩":
"今天捡了一袋塑料瓶,APP说我相当于拯救了100只海洋生物!"
"上传了20张照片,AI识别出85%是塑料微粒,触目惊心!"
"参加了本地的海滩清洁活动,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玛拉盯着后台数据,眼睛亮得像星星:"用户活跃度92%,分享率76%!我们真的影响了很多人!"
林深站在她身后,看着屏幕上滚动的用户留言,心中涌起暖流。三年前,他还在为失去妻子而痛苦;如今,这些孩子用科技的力量,让更多人加入了守护深海的行列。
然而,新的挑战悄然而至。
这天,娜拉和玛拉带着检测仪来到一个新的渔村。老渔民李伯愁眉苦脸:"最近鱼群都不见了,渔网里全是奇怪的黏液。"
娜拉立刻开始检测海水:"微塑料浓度正常,共生体微生物也很活跃,为什么鱼群会消失?"
玛拉调出卫星图:"看这里,附近有个海底电缆,会不会是电磁干扰影响了共生体?"
这个问题超出了孩子们的知识范围。林深联系了苏念,苏念又请教了电力专家。最终的结论让他们震惊——海底电缆产生的低频电磁场,确实会干扰共生体的通讯网络,影响它们的聚集和活动。
"那怎么办?"娜拉着急地问,"总不能把电缆挖出来吧?"
"我们可以试试屏蔽干扰。"苏念视频连线,"用特殊的屏蔽材料,在电缆周围铺设,就像给电缆穿件'隔音衣'。"
回到实验室,孩子们开始研究电磁屏蔽方案。他们查阅资料、设计图纸、制作样品,每天都忙到深夜。
"这个铜箔的厚度够吗?"娜拉举着金属箔片,"专家说要0.1毫米,我们手头的材料只有0.2毫米。"
"那就折叠两层!"玛拉立刻想办法,"折叠后厚度0.4毫米,虽然厚了点,但屏蔽效果应该更好。"
周川看着两个小科学家忙碌的身影,忍不住笑了:"你们现在已经像个真正的工程团队了。"
林深望着窗外海面上的星斑,想起三年前初次下潜的场景。那时,他独自面对深海的未知;如今,孩子们已经能够独立解决复杂的问题。所谓成长,或许就是这样——从被保护者变成保护者,从学习者变成创造者。
解决方案测试成功的那天,孩子们兴奋地在实验室里蹦跳。
"屏蔽材料铺设后,电缆周围的电磁场强度下降了80%!"玛拉指着数据图表,"共生体的活动恢复了正常!"
娜拉补充:"鱼群也开始回来了,李伯爷爷打电话说,渔网里的鱼比上个月多了三倍!"
林深拍了拍他们的肩膀:"你们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人类活动对深海生态的影响。"
苏念整理着实验数据:"这个发现很重要。随着海底电缆越来越多,我们需要研究如何让人类基础设施与深海生态和谐共存。"
晚上,孩子们在甲板上庆祝。娜拉拿出自己做的蛋糕,上面用糖霜画着检测仪和APP的图案。
"为我们解决了第一个大问题干杯!"玛拉举起果汁杯。
"也为我们的梦想干杯!"娜拉笑着,"我想把这个经历写进我的科学日记,题目叫《齿轮的梦想》——每一个小齿轮,都能推动大梦想转动。"
林深望着海面上的蓝光,想起林夏的笔记本。那些曾经只存在于纸上的梦想,如今正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现实。他摸出挂坠,金属表面映着月光,与海面的星斑交相辉映。
"你们的梦想,就像深海里的齿轮。"他轻声说,"虽然小,却在不停地转动,推动着整个海洋,整个地球,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前进。"
第二天,娜拉和玛拉开始撰写研究报告。她们不仅记录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提出了新的建议:在海底电缆铺设时,同步安装电磁屏蔽材料,建立"绿色电缆"标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