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深海探测器"蛟龙号"缓缓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底部,舱内压力表显示已超过1100个大气压。队长林默紧盯着观测窗外的黑暗,突然示意停下。
"有东西。"他低声说。
观测窗前,一个巨大的黑影无声滑过。那生物至少有三十米长,流线型的身体覆盖着银灰色鳞片,在探照灯照射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它没有眼睛,头部延伸出六条感应触须,正以惊人速度游向更深处的黑暗。
"记录坐标。"林默沉声道,"我们可能发现了从未记录过的物种。"
科学家陈教授调整着声呐设备,屏幕上显示出令人震惊的画面——数十个巨大生物正聚集在海沟最深处的一个热泉口周围。最大的个体体长超过六十米,体型类似鲸鱼,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轮廓。
"它们不是偶然出现在这里的。"陈教授声音发紧,"这个深度理论上不该存在如此大型生物。"
潜艇继续下潜。随着深度增加,水温异常升高,热泉喷口释放出的矿物质在周围形成了奇特的生态系统。探测器捕捉到大量微生物活动迹象,这些微小生物构成了庞大食物链的基础。
突然,潜艇剧烈震动。观测窗外,那个最大的生物正将头部贴在耐压玻璃上。它的眼睛位置是两个深邃的黑色凹陷,但陈教授确信那生物正通过某种方式"注视"着他们。
"它在交流。"语言学家王莉突然说,"那些触须的摆动频率有规律,可能是某种语言。"
林默启动了记录设备。声物发出低频声波,整个潜艇随之共振。声呐屏幕上,其他巨兽开始向这边聚集,形成一个缓慢旋转的环状阵列。
"准备上浮。"林默做出决定,"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意图。"
就在潜艇开始上升时,热泉口突然喷发出一股超高温流体。观测屏上,所有巨兽同时张开巨大的口器,发出震耳欲聋的低频鸣叫。那声音穿透海水,直达潜艇的每一个角落。
"它们在保护那个热泉。"陈教授恍然大悟,"那个喷口可能是它们的能量来源或繁殖地。"
紧急上浮过程中,探测器捕捉到一组奇特的数据——热泉周围的矿物质沉积呈现出完美的几何排列,仿佛被某种智慧生物精心设计过。更令人不安的是,声呐显示海沟最深处还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常规探测手段无法穿透。
回到母船后,研究团队立即分析了收集到的数据。声纹分析显示,巨兽发出的声波包含复杂的信息编码,远超已知海洋生物的交流能力。陈教授连续工作三天,破译出部分内容——那似乎是一种警告。
"它们称自己为'渊守者'。"陈教授展示着翻译结果,"那个热泉是'生命之源',而我们是'打扰者'。"
更惊人的发现来自对海水样本的分析——热泉喷口附近的水中含有一种未知元素,其原子结构在现有周期表中找不到对应位置。这种元素似乎具有特殊的能量特性,能够支持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存在。
"这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生物能长到那么大。"物理学家张教授推了推眼镜,"它们可能利用了我们尚未理解的能源形式。"
林默看着海图上标记的深渊坐标,眉头紧锁。"我们需要回去,"他说,"但这次要准备更充分的防护措施。那些生物知道我们来了,而且明显不欢迎进一步的打扰。"
团队争论了整整一夜。最终决定制造一艘更坚固的深潜器,配备更先进的非侵入性观测设备。陈教授坚持要在系统中加入声波翻译模块,希望能与这些深海巨兽建立基本沟通。
"如果它们真是智慧生命,"陈教授说,"我们有责任尝试理解彼此。"
第二次下潜准备期间,卫星图像显示马里亚纳海沟区域出现了异常的海水温度变化。无人侦察机拍摄到海面有巨大阴影移动,长度超过百米。渔民报告称看到"像山一样的黑影"从深海升起,伴随着奇怪的震动。
"它们察觉到了我们的准备。"王莉忧心忡忡地说。
新设计的深潜器"深海勇士号"比"蛟龙号"坚固三倍,配备了多层钛合金防护和应急逃生系统。林默亲自担任驾驶员,陈教授和王莉随行。这次下潜目标明确:在不干扰渊守者正常活动的前提下,尽可能了解它们的生态和行为模式。
下潜过程异常顺利,直到接近热泉区域。声呐突然捕捉到大量生物移动的信号,比上次多出数倍。观测屏上,数十个巨大的黑影正从各个方向向热泉聚集。
"它们在开会。"王莉轻声说,"可能是讨论我们的再次到来。"
"深海勇士号"缓缓靠近,保持在安全距离外。透过强化玻璃,研究人员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渊守者的全貌——它们的身体覆盖着生物发光的纹路,形成复杂的花纹图案;口器周围有精致的过滤结构,显然适应了热泉口的特殊环境;最惊人的是它们背部的结构,像是天然形成的矿物铠甲,与周围热泉喷口的矿物质沉积完美融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