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号”下潜时,舱内放着台老式录音机,里面是老教授1973年的录音:“深海生物的荧光或许是语言,可惜我们听不懂……”当这段声音传入深海,成年皇带鱼突然用尾鳍拍打海水,发出的声波与录音形成完美的和声。苏念看着频谱图笑了:“五十年了,它们终于等到了能听懂的人。”
心核的三色光流里,藏着更细腻的细节:蓝色光流中,老教授手稿的空白处突然浮现出荧光字,是成年冰海蚕用触须写的“见过”;金色光流里,周川日志的缺页被热泉蒸汽补全,补上的句子是“它们在保护幼体”;粉色光流中,周念念的笔记上多了串小脚印,是皇带鱼幼体的蹄印,像在说“我学会了”。
代际仪式上,幼体生物的学习能力令人惊叹:冰海蚕幼体看一遍就会模仿成年个体的荧光频率;热泉生物的幼崽能精准记住栖息地的坐标;最让人动容的是皇带鱼幼体,它跟着成年个体划了三次,尾鳍的轨迹就与猎户座腰带完全重合,仿佛天生就认识那些星星。
“传承号”的恒温箱里,三代人的“接力信”被光苔藤蔓紧紧裹着。林深打开箱门时,发现手稿的纸页间长出了细小的根须,扎进日志的纸缝里,而笔记的边角,正被光苔的叶片轻轻覆盖,像在给这些文字盖上“时光的邮戳”。“它们在把这些信变成活的记忆。”他轻声说,仿佛能听到纸页间传来细微的生长声。
甲板上的“星灯”放飞时,周念念在每个灯笼里放了张纸条,写着不同年代的愿望:老教授的“愿能读懂深海语”,周川的“愿弥补过错”,孩子们的“愿永远做朋友”。当灯笼升至半空,心核的能量波让纸条上的字迹透出光来,在夜空中组成完整的句子:“我们做到了,我们在继续。”
深夜的实验室,林深和苏念看着培养箱里的皇带鱼。五年前那批幼体已长到两米长,正带着新孵化的幼崽游动,像在重复成年个体教它们的事。苏念指着屏幕上的代际星轨图,不同年代的光轨在某一点交汇,那点的坐标恰好是周念念此刻站的位置。“你看,”她轻声说,“光从来不会断,只是换了个人提着而已。”窗外的月光落在培养箱上,将两代皇带鱼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条跨越时光的星轨,温柔地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