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翻至户部小吏周延章一案。此人原是七品录事,曾在盐税清查中揭发上司贪墨,反遭构陷,贬为驿丞,流徙边地近两年。幸得监察御史暗中查证,终使冤情昭雪。今拟擢升为户部郎中,掌江南赋税稽核。玉沁妜眼神微动,似忆起当年那封血书密奏——纸页泛黄,字迹颤抖,却句句泣血。她提笔批道:“守正不阿,虽挫益坚,可堪重任。”
她将最后一份卷宗合上,轻轻吹去笔尖余墨,抬眼望向窗外。天边霞光渐盛,辰时将至。
钟鼓齐鸣,百官鱼贯而入。
丹墀之下,文武分列,冠带森然。玉沁妜缓步登临龙椅,裙裾拂过汉白玉阶,无声却威仪自生。她端坐于九龙凤屏之前,双袖交叠,十指微拢,目光如秋水般扫过群臣。那些平日里侃侃而谈的老臣们,此刻竟无人敢与她对视。有人低头盯着靴尖,有人频频捻须,更有几位彼此交换眼色,神色复杂,仿佛在等待一个信号,又像是惧怕第一个开口的人会成为靶心。
风从殿外吹入,卷起几片落叶,也掀动了礼部尚书裴元衡的衣角。他年近六旬,须发斑白,素以“持重守礼”着称,此刻却面色微紧,喉结滚动了一下,终于越众而出,躬身长揖。
“陛下。”他的声音低沉而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意,“三皇子勾结太师,私调禁军、篡改邸报、意图动摇国本,罪不容赦,臣等皆以为当依法严惩。然……此案牵连甚广,自中枢至地方,已有四十七人下狱,其中不乏仅因文书往来、礼节应酬而涉案者。若尽数罢黜,恐致朝纲空虚,百官惶惧,人心离散。恳请陛下念其无知附从,或可宽宥一二,以安天下之心。”
他说完,退后半步,额头已渗出细汗。
未及众人反应,御史台左司谏柳怀安便踏前一步,朗声道:“臣附议裴大人所言!法者,所以治国也,贵在公正无私;然仁者,所以抚民也,亦需宽恕有度。今诸多官员不过依例呈报、例行签押,何罪之有?若因一人之恶,株连九族之痛,岂非令忠良寒心、奸佞窃喜?臣请陛下慎断,勿使清流蒙冤,朝堂失衡!”
他语调铿锵,字字如锤,直击人心。几名年轻御史纷纷颔首,眼中燃起敬意。
兵部侍郎王崇简冷笑一声,冷不丁开口:“柳大人高义凛然,令人钦佩。可您莫忘了,前月城南火药库失窃,便是由一名‘仅因文书往来’的员外郎通风报信所致!若非及时截获密函,后果不堪设想。今日宽纵一人,明日便是边关告急、社稷倾覆!”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鸦雀无声。
玉沁妜依旧端坐不动,指尖轻轻叩了叩扶手,发出极轻的一声“嗒”。她缓缓抬起眼,目光如霜雪般落在王崇简脸上,淡淡道:“王卿所忧,朕岂不知?然刑罚之道,不在多杀,而在明辨。一人有罪,诛一人足矣;若因恐惧而滥刑,那是君王怯懦,非治世之法。”
她的声音不高,却如钟磬回荡,震得众人脊背发凉。
她继而转向裴元衡,语气稍缓了些,却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裴卿素来老成持重,为国计民生深谋远虑,朕心中自然明白。你所虑者,乃是朝局动荡、人心不稳,这份忠心,朕感念在心。”
裴元衡微微低头,拱手道:“陛下明鉴,老臣所忧,确在于此。三皇子虽有过失,然其年少气盛,或为奸人所诱;太师更是三朝元老,功勋卓着,若一并严惩,恐寒了旧臣之心,动摇国本啊。”
玉沁妜轻轻一笑,目光如霜:“功勋?忠良?裴卿说得动情,可法度之前,岂容情面横行?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亲贵犯法,若不严惩,何以服众?何以儆效尤?今日纵容一人,明日便有十人效仿;今日宽宥一罪,他日便是纲纪崩坏之始!”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冷:“三皇子与太师勾结外邦、私调兵符、篡改军粮账目,证据确凿,铁证如山。难道要等他们兵临城下,才说‘悔之晚矣’?至于其余涉案之人——”她环视殿中群臣,一字一句道,“着大理寺会同刑部、御史台重新审定,凡确属被动牵连、并无实据佐证其参与谋逆者,一律免罪复职,官复原职,不予追究。”
她话锋一转,眸光凛冽:“但若有徇私包庇、故意隐匿真相、放纵真凶者——无论官职高低,同罪论处,绝不姑息!”
满殿鸦雀无声,连呼吸都仿佛凝滞。
玉沁妜冷笑一声,抬手示意司礼监呈上物证。四名内侍捧着漆盘缓步上前,将一卷青铜兵符、两份墨迹斑驳的药材清单、三封密封的密信依次展开,陈列于殿中高台之上,供百官亲眼见证。
“这是昨夜破庙截获的兵符,”她声音清冷,如冰泉击石,“经户部档案库比对,确系从皇家武库中盗出,编号清晰,来源明确。谁敢说这只是寻常遗失?”
她指尖轻点那份泛黄的药材清单:“这两份账册,表面记载的是北境驻军所需药材采买,实则暗藏玄机——其中‘茯苓’‘当归’皆被替换为火硝与硫磺,数量足以制造千枚霹雳弹。而签批之人,正是礼部侍郎李崇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