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晨光透过落地窗,洒在苏晓家的客厅里。苏晓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平板电脑,给父母展示上周市级异能赛的录像——屏幕里,她的七彩【万象光域】笼罩战场,激光束精准切开风翼狼的防御,配合李瑶的风刃、赵灵儿的藤蔓、陈曦的能量膜,只用两分钟就解决了三只中级异兽。
“爸,你看这里!林老师教我用光域模拟‘能量屏障’,不仅能挡住攻击,还能帮赵灵儿的藤蔓稳定能量,之前藤蔓总在高强度战斗中断裂,现在再也不会了!”苏晓指着屏幕里的关键帧,眼里满是兴奋。
坐在对面的苏父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眼神从屏幕移到女儿身上——他是市新能源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常年研究“能量传导与稳定技术”,妻子苏母则是材料学专家,主攻“新型异能适配材料”。夫妻俩之前只知道女儿觉醒了光系异能,却没想到短短半年,竟从E级【微光】进化到S级【万象光域】,还能在实战中精准控制能量。
“你这光域的能量凝聚度很高,”苏父放下平板电脑,语气里带着科研人员的严谨,“刚才录像里,激光束切开异兽外壳时,能量损耗只有5%,这比我们研究所目前的‘超导能量导管’效率还高。”
苏母也凑过来,指着屏幕里光域覆盖的区域:“你光域里的能量流动很均匀,没有出现局部过载,这对我们研究‘大面积能量覆盖材料’很有参考价值——我们现在研发的材料,一超过30平方米就会出现能量紊乱,你这光域都覆盖50米了,还能稳定控制。”
苏晓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这些都是林老师教我的!他能‘看到’能量流动,每次训练都能指出我哪里能量浪费了,哪里控制偏了。上次我光域边缘能量不稳定,他让我调整精神力输出节奏,立刻就好了!”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趣——他们研究所最近正卡在两个瓶颈:一是新能源传导时的能量损耗过高,二是新型材料的能量承载上限太低,若是能从苏晓的异能中找到灵感,或许能突破困境。
“晓晓,能不能请林老师来家里坐坐?”苏母放下手里的咖啡杯,语气认真,“我们想跟他聊聊异能与能量、材料的关联,说不定能给我们的研究提供新思路。要是方便,也想请他去研究所的实验室看看。”
苏晓立刻拿出手机,给林默发了消息。半小时后,林默就提着一袋新鲜水果出现在苏晓家门口——他刚结束和陈曦的防御训练,听说苏晓父母是科研人员,还对异能应用感兴趣,立刻答应了邀请。
“林老师,快请坐!”苏父起身迎接,热情地递过一杯茶,“早就听晓晓说您指导异能特别厉害,今天终于有机会见面了。”
林默接过茶杯,笑着回应:“苏晓本身很努力,又有很强的能量控制天赋,能进化到S级【万象光域】,主要是她自己的功劳。”
寒暄过后,苏父直接切入正题,拿出研究所的资料册:“林老师,我们研究所目前在做‘新能源高效传导’和‘异能适配材料’两个项目,遇到了些瓶颈。比如这个超导导管,能量传输100米后损耗就达到15%,而晓晓的光域能量传输50米,损耗还不到5%,您能从异能角度给我们分析下吗?”
林默接过资料册,目光落在能量损耗曲线图上——凭借刚提升的“能量感知”能力,他很快发现了问题:“导管的内壁不够光滑,能量流动时会产生涡流,导致损耗;而且导管的材质太硬,不能随能量波动调整形态,局部压力过大就会出现能量外泄。”
他顿了顿,看向苏晓:“晓晓的光域之所以损耗低,是因为光粒能‘自适应’能量流动——遇到阻力时会调整形态,像水流绕开石头一样,而且光域的边缘有一层‘精神力缓冲层’,能减少能量与外界的摩擦。”
苏父和苏母眼睛瞬间亮了——他们之前只考虑过优化材质硬度,却没想到“自适应”和“缓冲层”这两个方向。苏母立刻拿出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导管内壁加一层‘柔性缓冲材料’,模拟光域的精神力缓冲层?还可以把导管设计成‘可变形结构’,让它能随能量流动调整形态?”
“没错,”林默点头,“而且晓晓的光域是‘光-精神双系融合’,精神力能精准控制光粒的流动轨迹,这比单纯的物理导管更灵活。如果你们的材料能适配精神力控制,或许能进一步降低损耗。”
为了让夫妻俩更直观地理解,苏晓主动提出演示【万象光域】。她走到客厅中央,周身泛起七彩光晕,光域缓缓展开,覆盖了整个客厅。林默开启“能量感知”,指着光域边缘:“你们看,这里的精神力缓冲层是淡紫色的,能把能量与空气的摩擦降到最低;光粒的流动轨迹是螺旋形的,比直线传输更稳定,损耗也更少。”
苏父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能量检测仪,对准光域——屏幕显示,光域内的能量波动幅度只有0.5%,远低于他们研究所材料的5%。“太神奇了!”苏父激动地说,“林老师,我们想邀请您和晓晓去研究所的实验室看看,实地测试下光域与我们材料的适配性,您看方便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说好E级异能,怎么全是SS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说好E级异能,怎么全是SS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