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飘着饭菜的香气,陈雪茹和王娇在厨房忙得团团转,锅碗瓢盆碰撞出轻快的声响。
周欣也系上围裙凑了过去,择菜、洗碗,动作虽不算熟练,却透着一股难得的热络——想来是这几日被陈雪茹的周到照料暖了心。
张浩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怀里抱着景红,看着小丫头在新做的木马上摇来摇去,银铃般的笑声洒满院子,他嘴角噙着笑,心里却莫名有些发闷,大概是闲下来反而不习惯了。
那木马是陈雪茹特意请木匠做的,打磨得光滑圆润,小丫头一坐上去就舍不得下来,摇得木马“咯吱咯吱”响,热闹得很。
“咚咚咚——”
突兀的敲门声打破了院中的宁静。小兰正在院子里喂鸡,听见动静连忙跑过去开门,可门一拉开,她就愣在了原地,随即扬高了嗓门喊:“浩哥!浩哥快来!”
声音清亮,院子里的人都听见了。陈雪茹、王娇和周欣从厨房探出头,张浩也抱着景红站起身,快步走了过去。
门口站着陆正东,身边跟着两名组织部的人员,此外还有两人——罗勇和陆正军。
张浩心里一怔,连忙上前:“陆正东同志,你们怎么来了?快请进,快坐!小兰,泡茶!”
“哈哈,打扰了。”陆正东笑着应道,和众人一同走进院子。
张浩把景红交给凑过来的陈雪茹,连忙从兜里掏出烟,给陆正东、杜正东等人一一递上,又帮着点上火。
小兰手脚麻利地泡了壶热茶,用托盘端过来,给每人面前的杯子里都斟满了。
张浩在陆正东对面坐下,笑着开口:“陆大哥,这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还惊动了组织部的同志。”
陆正东吸了口烟,目光扫过院子里的陈雪茹、周欣等人,眉头微蹙:“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谈谈,行吧?”
张浩一时没了主意,不知道该往哪引。陈雪茹连忙接口:“家里有间书房,清净得很。”
说着,她引着陆正东、杜正东和两名组织部的人员往书房走去。
张浩端起桌上的茶水跟了进去,小兰很有眼色地留在院门口,示意其他人暂时不要靠近。
进了书房,张浩把茶水放在桌上,陆正东反手关上了门。
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他脸上的笑意敛去,神情严肃起来:“张浩同志,现在我代表组织跟你谈话。”
张浩立刻端正了坐姿,神情郑重:“请组织放心,我一切听从组织安排。”
陆正东点了点头,缓缓开口:“张浩,上面看到了你在保定辅助工作做出的成绩,想以那里的做法为试点推广,你怎么看?”
张浩心里一动,随即沉稳地回答:“我个人认为,保定的那种模式是可行的。首先,它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穿衣吃饭的问题,让大家能吃饱穿暖,这正是符合我党共同富裕的目标的。”
他顿了顿,补充道,“基层的事,说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只要能朝着这个方向走,模式就有推广的价值。”
陆正东闻言点了点头,眼中带着赞许:“张浩,你觉悟很高,这一点上,我自愧不如。”
张浩连忙摆手:“陆正东同志,您这话就见外了。我就是基层的一名普通干部,眼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脱贫。如果做的事不围绕‘脱贫’这两个字,那所有做法我觉得都是偏离方向的。”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恳切,“当然,‘脱贫’二字分量重,涵盖的太多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在里面。所以您说要推广保定的模式,我个人是赞同的,但这事儿得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效仿,不然很容易出问题。”
“说得非常好。”
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的同志开口了,他拿出工作证亮了亮,“你好,张市长。我是组织部的林君阳,现在代表组织跟你进一步谈话。”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上面的意思是,希望你动一动。目前有三个选择:第一个,是往上挪一步,到河北省任主管经济的副省长;第二个,去辽宁;第三个,去鄂省。”
林君阳看着张浩微变的神色,补充道:“我们知道这次谈话很突然,你可能没做好准备,不用急着答复。这几个地方,国家都打算作为试点推广相关经验,具体怎么选,你可以慢慢考虑。”
张浩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脑子里快速盘算起来。
鄂省九省通衢,交通便利,腹地广阔,确实是块能干事的地方;
东北那边挨着老大哥,工业基础扎实,道路等基础设施也有优势,发展潜力不小;
河北紧邻京城,区位特殊,政策倾斜多,更是需要重点发展的地方。
三个选择各有优劣,每一个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他换了个坐姿,眉头微微蹙起,一时没说话。
陆正东在一旁只是笑了笑,没催促:“张浩,不用急着做决定,回去好好想想。这不仅关乎你个人,更关乎试点工作的推进,得慎重。”
张浩点了点头,心里清楚,这看似是选择去向,实则是选择未来要啃的硬骨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四合院保卫科科长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四合院保卫科科长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