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艘代号“单元7371”的未知存在离去了,如同掠过水面的飞鸟,只在K-23基地的感知中留下一圈圈冰冷的、令人不安的涟漪。它最后广播的信息,每一个词都像烙印般刻在每个人的意识里。
【边缘摇篮】。 【清理协议】。 【后续观察单元】。
恐惧并未随着它的离开而消散,反而发酵成一种更庞大、更无处着力的焦虑。他们刚刚竭尽全力抵御的,或许只是某个庞大帝国边境巡逻队的一次例行巡查。而真正的战争——如果那能称之为战争——正在遥远得无法想象的宇宙边缘爆发。
“立刻分析‘边缘摇篮’坐标的所有已知数据!”林洛的指令打破了指挥中心死寂的沉默,“筱雨,调动一切资源,我要知道那里有什么!李静雅,‘远眺号’还能追踪到跃迁轨迹吗?”
“‘远眺号’报告:目标跃迁能量级别太高,轨迹消失在深层维度乱流中,无法直接追踪。但根据它最后的方向和能量特征,可以大致推算出一个非常广阔的潜在出口区域。”李静雅迅速回应,同时将推算出的巨大扇形区域投射到星图上——那是一片人类乃至守望者都未曾详细探索过的、遥远的宇宙荒漠边缘。
陈筱雨团队则疯狂地检索着所有数据库。关于“边缘摇篮”,无论是人类的天文记录,还是卡米拉博士提供的守望者星图,甚至是那些最古老的传说碎片,都找不到任何直接匹配的记录。
“摇篮……这个词通常隐喻着生命的起源或幼年期……”艾斯特拉沉吟道,“‘边缘’既指空间上的遥远,也可能指……发展程度上的原始?”
一个可怕的推测逐渐浮出水面。
“难道……‘清理协议’的目标是……”苏婉清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无法说完整那个猜想。
“一个处于文明早期或发展中,位于宇宙遥远边缘的……智慧种族摇篮?”秦雪接了下去,脸色难看。这个推测符合“单元7371”对他们“回响等级:低”的评价——一个尚未能产生足够“回响”(或许指跨维度影响力或科技水平)的文明,优先级自然不高。而一个能产生更大“回响”的摇篮,则值得一次“清理”。
“我们必须确认!”林洛的声音斩钉截铁,“‘帷幕号’还需要多久能修复并完成二代隐匿场升级?”
“至少还需要七十二小时!”李静雅报出一个紧张的时间表。
“太慢了!”艾斯特拉急切道,“如果‘清理协议’已经开始……”
“那就派一支先遣队!”卡米拉博士突然开口,她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用‘远眺号’!它本身就具有优异的隐蔽性,立刻加装一套小型的、简化版的二代隐匿场发生器!不需要长期维持,只要能支撑它抵达推算区域并进行初步侦察即可!”
这是一个冒险的计划。“远眺号”并非大型舰船,加装临时设备会进一步牺牲其续航和稳定性。但时间是最大的敌人。
“批准!”林洛立刻决策,“李静雅,立刻执行改装!秦雪,挑选最精锐的侦察小组!艾斯特拉,你将‘星忆合金’和解析出的符号数据复制一份带到‘远眺号’上,或许在那边能用上!苏婉清,准备足够的应急医疗物资!”
基地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时间以分钟计算。
七十二小时后,“帷幕号”如期修复升级,焕然一新,隐匿性更胜往昔。
而先一步出发的“远眺号”,早已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跃入了深层空间,向着那片推算中的、可能正上演着宇宙尺度悲剧的空域驶去。
等待是煎熬的。基地全力运转的同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关注着来自遥远星域的讯息。
卡米拉博士和艾斯特拉则继续埋头研究那个几何符号。她们有一种预感,理解这个符号,不仅是理解“单元7371”的关键,甚至可能是理解其背后那个庞大“架构”体系的钥匙。
在又耗费了海量算力后,她们终于从那串长长的数字标识符中解析出了一小段隐藏信息。那并非坐标,而是一段关于“权限”和“协议版本”的编码。
“‘单元7371’……它并非最高权限执行体。”卡米拉博士得出结论,“它更像是一个……执行特定类型任务的‘清洁工’单位。而它提到的‘清理协议’,似乎只是众多‘架构协议’中的一种。”
这意味着,宇宙中可能存在着无数像“单元7371”这样的单位,执行着各种冰冷而绝对的指令,维护着某种它们所认定的“秩序”。
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图景。
数天后,“远眺号”终于传回了第一段加密超光速讯息。讯息极度简短,且充满了干扰:
【已抵达推算区域边缘。检测到大规模维度褶皱残留能量,匹配‘单元7371’跃迁特征。】 【检测到异常引力波背景……读数混乱……像是……】 【发现大量残骸……非自然结构……重复,大量文明残骸……】 【能量签名分析……确认‘清理’行为……发生于……标准时间……14.7日前……】 【未检测到……任何生命信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世孤舰:我的基地能升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末世孤舰:我的基地能升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