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奕辰以自身气息为火,开始炼制“凝碧丹”的举动,无疑在云台上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无数道或惊愕、或质疑、或好奇的目光聚焦在他那看似平凡无奇的青铜丹炉上。
然而,江奕辰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他心神彻底沉入炼丹之中,双手稳如磐石,按在丹炉壁上,那缕融合了医道生机与《万化诀》意韵的独特气息,如同最温顺却又最精准的火焰,在他的操控下,渗透进丹炉的每一个角落,细致地包裹、淬炼着投入其中的药材。
他没有去看旁边天元宗弟子那娴熟的地火操控,也没有理会真武宫同门那混合着担忧与不解的眼神。他的全部精神,都用于感知炉内药性的每一丝细微变化,掌控着“心火”的强弱转换,模拟着《青囊丹诀心得》中记载的种种炼制关窍。
这份专注,这份对自身力量精妙到极致的掌控,落在高台之上那位鹤发童颜的天元宗长老眼中,让其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而慕芊雪清冷的眸子里,也掠过一抹异彩。
不过,江奕辰深知,炼丹比试只是此次交流会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并非重点。他的主要目的,是借此机会,尽可能多地了解天元宗,了解这些更强宗门弟子的手段。
因此,在炼丹的间隙,当炉内药力处于平稳融合、无需时刻精细操控的阶段,他便分出一缕心神,目光沉静地扫向云台的其他区域。
他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之前进行过的**切磋**与**论道**环节所展现出的信息上。
**身法:** 天元宗弟子普遍身法灵动,善于借助环境,尤其是那翻涌的云气。他观察到一名天元宗弟子在与真武宫弟子交手时,身形时而融入云雾,时而从中乍现,轨迹难测,与他的“幽冥鬼影步”追求瞬间爆发与诡秘变向不同,更注重与环境的融合与持续性。他默默记下其步法特点,在心中以《万化诀》推演其原理,思考着若是自己面对,该如何以更快、更诡的速度打断其节奏。
**功法属性:** 天元宗功法多偏向水、风、云等属性,真气运转间带着一股绵柔、渗透的劲道。一名弟子施展的“流云掌”,掌力并非刚猛冲击,而是如同层层叠叠的云浪,不断消磨、侵蚀对手的防御。江奕辰结合自身医理,推演着这种劲力若侵入体内,会对经脉造成何种影响,又该如何以自身刚柔并济的力道,或是以“绝脉指”的阴损劲力,进行针对性的破解。
**道法运用:** 他们似乎更擅长引动外界天地灵气,施展一些范围性或带有特殊效果的道法。比如那玉笛音攻,又比如有人能凝聚云气化作锁链束缚对手。江奕辰注意到,这些道法施展前,往往有特定的真气运行轨迹和精神力波动。他凭借过人的灵觉,努力捕捉着这些细微的前兆,在心中模拟着如何在其术法成型前,以“幽冥鬼影步”近身,或以“腐石掌”的穿透劲力打断其施法。
**论道理念:** 虽然之前未曾发言,但天元宗弟子阐述的“云水相生”、“顺应自然”等理念,也给了他不少启发。这与他《万化诀》中包容衍化的部分意韵隐隐相合,让他对力量的变化、招式的衍生,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甚至开始思考,能否将这种“绵柔渗透”的意韵,融入到自己的“无常腿”中,使得腿法在刚猛爆裂之余,更添几分变化与后劲。
他就这样,如同一个最耐心的观察者和学习者,将所见所闻,尽数吸纳,并以自身逆天的悟性进行消化、推演、融合。他的眼神专注而平静,仿佛一口深井,不断汲取着外界的养分。
在外人看来,这个无极宗的少年,在炼丹比试中手法奇特,在场下又沉默寡言,似乎并无太多出彩之处。唯有极少数有心人,如慕芊雪,如那位鹤发长老,才能从他偶尔掠过战场的沉静目光中,感受到一种深藏的睿智与洞察。
江奕辰谨记着自己“末宗弟子”的身份,多看不语,将所有的收获都埋藏于心。他知道,这些观摩得来的感悟,需要时间去消化,去实践,才能真正转化为自身的实力。
而现在,他需要先专注于眼前这场炼丹。这不仅关乎个人荣誉,更关乎无极宗,乃至真武宫的颜面。
他收回心神,再次将全部注意力投入到丹炉之中。炉内,凝碧丹的炼制,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凝丹!
喜欢真武辰尊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真武辰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