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彻底驱散了夜幕,无极宗笼罩在一片淡金色的光晕中。弟子们的晨练呼喝声、药圃间弥漫的草木清香,交织成宗门独有的生机画卷。然而,在这片看似寻常的喧嚣之下,一股潜流正在悄然涌动。
江奕辰推开房门,并未像往常一样前往藏书阁或药圃,而是折身走向宗门后院一处更为僻静之地。那里有一片小小的竹林,林间空地上摆放着几个陈旧的石锁和木人桩,通常是杂役弟子强身健体之所,清晨时分反而最为清净。
自创《道衍初章》的雏形,如同在他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路。但这盏灯的光芒能否稳定燃烧,乃至燎原,还需要无数次的实践与锤炼。心法路线推演得再精妙,终究是纸上谈兵,真正的难关,在于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在于对自身力量的绝对掌控。
他选择这片竹林,正是因为此地的“陋”。没有高深的阵法聚灵,没有珍贵的器材辅助,唯有最原始、最本质的修炼环境。在这里,任何一点进步,都源于自身,任何一丝谬误,也都将暴露无遗。
寻了一处竹影斑驳的空地,江奕辰再次盘膝坐下。他没有急于按照《道衍初章》的路线运转真气,那太过凶险,如同在悬崖峭壁间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他需要先做更基础的准备——将自身对内力的掌控,锤炼到极致,锤炼到如臂使指,乃至超越“指”的范畴,达到一种“念动即至,分毫不差”的微毫之境。
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体内。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是宏观的气血奔流或真气运转,而是聚焦于那些比发丝还要纤细十倍、百倍的微小经脉,以及遍布全身、数不胜数的细微穴窍。这些地方,是人体网络的“毛细血管”,是能量输送最末梢的通道,也是绝大多数功法容易忽略,甚至根本无法触及的领域。
寻常武者修炼,真气如同江河奔流,主要冲刷的是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这些“主干道”。至于这些细微经脉,多是依靠气血自然温养,或者随着境界提升被动拓宽。但江奕辰深知,万丈高楼平地起,真正的完美根基,恰恰在于这些最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唯有将这些“毛细血管”也彻底打通、淬炼,使能量能够无滞碍地通达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才能真正实现“无瑕道基”,为日后冲击更高境界铺平道路。
他小心翼翼地,从丹田气海中分出了一缕细若游丝的真气。这缕真气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若非他神魂感知远超常人,根本无法如此精确地分离和控制。
“开始吧。”
意识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引导着这缕发丝般的真气,缓缓离开主干经脉,向着一条极其偏僻、甚至在一些医书典籍中都未曾详细记载的细微支脉探去。
这个过程,比想象中还要困难百倍!
这些细微经脉脆弱无比,通道狭窄曲折,且极其敏感。真气稍一过量,或者运行速度稍快,便会带来针扎般的刺痛,甚至可能导致经脉受损。而真气过弱,则根本无法在如此狭窄滞涩的通道中前行。
江奕辰全神贯注,心神凝聚到了极点。他的呼吸变得极其缓慢而绵长,几乎与周围竹叶的摇曳同步。外界的一切声音、光影都仿佛远去,他的整个世界,只剩下那一条细微经脉的轮廓,和其中那缕如履薄冰般缓缓前行的真气。
汗珠,再次从他额头渗出,顺着脸颊滑落,但他浑然不觉。他的脸色时而因为真气触碰经脉壁障带来的细微刺痛而微微抽搐,时而又因为成功绕过一处曲折而略显舒缓。
这是一种对心神和意志力的极致考验。如同用绣花针在米粒上雕刻山河,需要的是超越常人的耐心、精准和稳定。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太阳逐渐升高,竹林间的温度也开始上升。偶尔有杂役弟子路过附近,看到沉浸在修炼中的江奕辰,都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不敢打扰。他们虽然不解这位“痴傻初愈”的小师弟为何在此枯坐,但也能感受到那股非同寻常的专注气息。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江奕辰依旧如同石雕般一动不动。但他体内,那缕细微的真气,却已经在数条从未被开发过的细微经脉中,艰难地完成了一次巡行。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但其意义却非同凡响。
他能够清晰地“看”到,当真气流过之后,那些原本晦暗、滞涩的细微经脉,仿佛被注入了一丝活力,变得略微通透了一些。虽然变化微乎其微,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长此以往,必将带来质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极限操控的练习,他对自身真气的掌控力,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提升着!那种感觉,就像原本只能挥舞重锤的手臂,突然开始学习穿针引线,虽然初期笨拙艰难,但一旦掌握,其对力量的运用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层次。
休息片刻,待心神恢复,江奕辰开始了第二次尝试。这一次,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巡行,而是开始尝试更精微的操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真武辰尊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真武辰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