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订单刚稳下来,阿澈还没歇两天,就有人找上门了。这天上午,办公室门口停了辆外地牌照的车,下来个穿西装的男人,手里拎着公文包,进门就问阿澈在不在。
小李迎上去问:“您找他有事?”
男人递过名片:“我叫张涛,是做食品代理的,之前在经销商那尝过你们的脆片和冻干包,想跟你们谈代理的事。”
小李赶紧把人领进办公室,阿澈正在整理订单,见有人来,赶紧起身招呼。张涛坐下后,直接拿出准备好的资料:“我在咱们省做了五年食品代理,手里有二十多家超市和五十多个社区团购渠道,要是能代理你们的产品,保证半年内把销量翻一番。”
阿澈接过资料翻了翻,上面记着张涛代理过的品牌和销售数据,看着确实靠谱。“张哥,代理的事我们之前没做过,你想怎么合作?”
“我要咱们省的独家代理权,供货价得比给经销商的低五个点,另外你们得承担首批货物的运费,后续补货我自己来。”张涛直接说条件。
阿澈琢磨了下,独家代理能避免恶性竞争,但供货价降五个点会压缩利润。“独家代理可以,但供货价只能降三个点,运费我们能承担,不过你得保证每月最低销量,要是达不到,咱们得重新谈。”
张涛想了会儿,点头:“行,每月最低一千箱脆片、五百箱冻干包,我能做到。咱们要是谈妥,明天就能签合同。”
当天下午,阿澈把小李和赵勇叫过来商量,俩人都觉得张涛的渠道靠谱,能省不少跑市场的功夫,最后拍板同意合作。第二天,双方签了合同,张涛当场付了定金,让阿澈尽快准备首批货物。
订单刚定下,王婶就来找阿澈:“车间里的包装机出问题了,封袋的时候总漏气,冻干包要是密封不好,容易受潮。”
阿澈赶紧去车间看,果然,包装机封出来的袋子,边角有细小的缝隙。“赶紧找维修师傅来修,要是修不好,就得买新的,不能耽误发货。”
王婶联系了维修师傅,师傅过来看了说:“零件老化了,得换配件,得等三天才能到。”
“三天太长了,张涛那边等着发货呢。”阿澈急了,让小李在网上搜有没有本地卖配件的,小李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一家,当天下午就把配件买了回来。维修师傅连夜修好机器,第二天一早就能正常生产。
车间赶工的时候,阿澈又接到个电话,是市场监管局的,说要过来抽查产品质量,让准备好生产记录和质检报告。阿澈赶紧让小李整理资料,自己去车间盯着,让工人把每批产品都抽样检查,确保没问题。
第二天,市场监管局的人来了,查了生产记录,又随机抽了几袋脆片和冻干包,带走去检测。阿澈心里有点忐忑,要是质量出问题,不仅影响销量,还得面临处罚。
等检测结果的这几天,张涛天天打电话催发货,阿澈只能跟他解释,等质量检测过了就安排。好在第三天,检测报告出来了,所有指标都合格,阿澈松了口气,赶紧让车间加快生产,一周后,首批货物按时发了出去。
可没过几天,张涛就打来电话,语气有点急:“阿澈,你们发的脆片里,有几袋是碎的,超市那边要退货,你看怎么处理?”
阿澈赶紧问:“碎的多不多?是运输问题还是包装问题?”
“大概有二十多袋,我看了下,包装没破,应该是生产的时候就碎了。”张涛说。
阿澈让张涛把碎的产品寄回来,自己去车间查原因。王婶跟着一起看,发现是工人装袋的时候,把碎的脆片也装进去了,没挑拣。“以后装袋前,必须把碎的挑出来,每袋都得检查,不能再出这种事。”阿澈跟工人强调。
随后,阿澈给张涛补发了货物,还赔了超市的损失,张涛没再多说,这事才算过去。可没安稳两天,又出了新问题。
村里的农户来找阿澈,说之前谈好的蔬菜收购价,现在别的收购商出更高的价,要是阿澈不加价,就不供货了。阿澈赶紧跟农户们商量:“现在咱们的利润本来就薄,加价的话成本太高了。这样,要是你们能保证长期供货,年底我给大家发分红,比临时加价划算。”
农户们互相看了看,老栓叔站出来说:“阿澈,我们信你,之前跟着你做,也赚了不少,分红的事要是真的,我们就还跟你供。”最后,大伙都同意了,没再提加价的事。
解决了供货问题,阿澈又想着提升产品质量。他让王婶在车间搞了个“质量评比”,每天抽查工人做的产品,做得好的给奖金,做得差的得返工。工人积极性高了,产品的合格率也提了上来。
这天,张涛又打来电话,这次语气挺高兴:“阿澈,你们的脆片卖得特别好,超市都催着补货,我再订五百箱脆片、三百箱冻干包,另外,能不能做个新口味的脆片?比如烧烤味,现在年轻人爱吃。”
阿澈赶紧答应:“烧烤味能做,我让车间试做,下周给你寄样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影阁风云:寒刃破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影阁风云:寒刃破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