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机使团的到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不断扩大,逐渐触及大靖朝堂的方方面面。表面的觥筹交错与友好往来之下,是各方势力基于自身利益的审慎观察、试探与博弈。
翌日朝会,关于如何对待这支远道而来的使团,成为了议论的焦点。
“陛下,”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御史率先出列,声音洪亮,
“弗朗机人,金发碧眼,状若妖异,其心必异!其所携之物,虽精巧,然奇技淫巧,恐乱我心智!其所求通商,名为互利,实为觊觎我中原物产财富!更兼其船坚炮利,显非善类。臣以为,当严加防范,限制其活动,待其补给完毕,即应遣送出境,以免滋生事端!”
这番言论代表了朝中一部分保守派的声音,他们对未知充满警惕,秉持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古训。
“王御史此言差矣!”
户部尚书出列反驳,他主管国库,对新政带来的财政收入增长感受最深,
“弗朗机人所携玻璃、钟表等物,在京中备受追捧,其价值不菲。若与之通商,我朝丝绸、瓷器、茶叶远销海外,可获巨利,充实国库,于新政推行大有裨益!岂能因噎废食?况且,陛下已允其入京,若骤然驱逐,岂非失信于远人,有损我天朝上国威仪?”
“尚书大人只知利而不知害!”
另一位保守派官员接口道,
“彼等远航而来,岂会仅为区区商利?观其海图,窥我海防,其心叵测!更何况,其提及什么‘失落之地’,焉知不是包藏祸心,意图引我大军前往未知险境?”
朝堂之上,两派争论不休,各执一词。
萧景琰高坐龙椅,静听臣工辩论,并未急于表态。待争论稍歇,他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墨云舟:
“靖国公,你曾亲察其船,又与那使臣佩德罗多有交谈,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墨云舟出列,躬身道:
“陛下,臣以为,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弗朗机人确有其独特之处,其航海、造舰、乃至天文测算之术,皆有可取之处,若能取其长补我短,于我水师建设、海外探索大有帮助。然,其武力亦不容小觑,需加以防范。至于通商,利大于弊,但需订立严密章程,由市舶司严格管控,确保利益归于朝廷,并防范走私与情报泄露。至于‘失落之地’……”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
“无论其是否存在,风险几何,主动权当掌握在我大靖手中,岂可因外人一言而轻动?臣建议,可与之进行有限度的技术交流与贸易合作,但核心利益与军事机密,必须严守。对其探索‘失落之地’的提议,可暂且搁置,或仅作民间商贾行为,朝廷不予支持亦不禁止,静观其变。”
墨云舟的意见务实而周全,既看到了机遇,也意识到了风险,提出了折中的管控策略。
帘后的沈清辞亦微微颔首,对身旁女官低语道:
“墨国公此言,老成谋国。”
萧景琰沉吟片刻,朗声道:
“靖国公所言,甚合朕意。与弗朗机通商之事,由户部、市舶司会同鸿胪寺,与使团详细商议章程,务求条款公允,利国利民。其船舰技术,可由将作监选派可靠匠师,在严格控制下,进行有限度的观摩学习。然,军器制造、海防布置、舆图测绘等机密,绝不外泄!至于‘失落之地’,朝廷暂无探索计划,民间商贾若有意,自行承担风险,朝廷不予干涉亦不提供保护。”
皇帝一锤定音,争论暂息。政策基调既定,后续的谈判与接触便在框架内展开。
退朝后,萧景琰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了墨云舟和凌云。
“云舟,凌云,”
萧景琰神色凝重,
“弗朗机人绝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那个佩德罗,看似谦恭,实则眼神精明,所言未必尽实。朕需要你们,一个从技术层面,一个从监察层面,给朕盯紧他们。”
“臣明白。”
墨云舟肃然道,
“臣在与佩德罗交流时,发现他对机关之术、尤其对能量驱动之道格外感兴趣,多次旁敲侧击,似乎……在寻找什么特定的东西,或与墨渊手稿中提到的某些概念隐隐相关。臣会谨慎应对,必要时抛出一些无关紧要的改良技术,换取他们更核心的航海与天文知识。”
凌云则冷声道:
“陛下放心,皇城司已加派人手,对四方馆及使团成员进行严密监视。他们接触了哪些人,购买了何物,甚至日常交谈,臣都会尽力掌握。目前尚未发现其与境内残余势力有明显勾结,但其内部似乎也并非铁板一块,有几个随行的学者模样的成员,对购买书籍、药材的兴趣远大于贸易谈判。”
“嗯,”
萧景琰点头,
“继续保持监视。任何异常,随时禀报。”
与此同时,四方馆内,佩德罗也在与自己的核心随从进行着秘密商议。
“公爵阁下似乎对我们的一些技术很感兴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