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元婴在紫府内缓缓旋转,吞吐着精纯的天地元气。秦昭立于镇国公府演武场中央,双眸微阖,周身气息与脚下长安地脉隐隐相连。
距离吞噬邪神分身已过去半月,他不仅彻底炼化了那股庞大的邪神本源,修为稳固在元婴初期巅峰,对混沌之力的运用也更上一层楼。混沌石印记愈发深邃,偶尔能感应到遥远南方传来的、属于归墟的微弱脉动。
然而,北境骤起的烽火,打断了他进一步的潜修。
“国公爷,边关详细军报已至。”杜蘅快步走入演武场,手中捧着一枚记录信息的玉简,脸色凝重。“突厥阿史那啜骨联合契丹大贺氏、奚族可度者,集结控弦之士超过二十万,号称三十万,猛攻云州。云州都督张守珪将军死守孤城,伤亡惨重,箭矢粮草皆已告急。朔州、蔚州亦遭猛烈攻击,防线岌岌可危。河西方面,吐蕃大将论钦陵之子论弓仁,率五万精锐陈兵洮州,牵制我陇右军力,使其无法北上支援。”
秦昭接过玉简,神识扫过,瞬间将北境糜烂的局势尽收眼底。军报中不仅描述了战事的惨烈,还附有前线将领的隐晦担忧——部分边军调动迟缓,某些藩镇对朝廷的征调令阳奉阴违,后勤补给线屡遭不明势力骚扰截断。
“跳梁小丑,当真以为帝国虚弱,便可肆意妄为了么?”秦昭语气平静,眼神却锐利如刀。他感受到了一股暗流,一股趁着韦氏之乱、皇帝病重,试图将大唐拖入深渊的暗流。这背后,绝不仅仅是草原部落的贪婪。
“朝中诸公是何意见?”秦昭问道。
杜蘅回道:“张相、宋相主张调集关中府兵及河东、河北道兵马,以雷霆之势反击,震慑诸胡。但太子殿下以陛下静养、不宜大动干戈为由,主张遣使和谈,以金银绢帛暂缓其兵锋。武惠妃则态度暧昧,其族兄武忠嗣将军倒是主战,已自请率部驰援。”
秦昭冷哼一声。李瑛此举,无非是想借和谈拖延时间,避免武惠妃一系的将领再立军功,同时也可节省开支,收买部分主张绥靖的朝臣之心,可谓短视至极。而武惠妃的暧昧,不过是待价而沽,想为自己儿子争取更多政治筹码。
“和谈?割肉饲狼,狼欲愈壑。”秦昭淡淡道,“传我命令,以镇国公、靖安司都督之名,即刻起,北境诸军皆受本公节度。令河东节度使王忠嗣部即刻出雁门关,侧击契丹后路;令范阳节度使裴旻率幽州铁骑为先锋,驰援朔州;令平卢军一部跨海登陆营州,袭扰奚族腹地。”
他每说一句,杜蘅便迅速以神念记录,通过靖安司的特殊渠道发出。
“另,奏请陛下,启用卫国公李靖遗留之‘北斗七星伏魔阵’图谱,由玉衡真人主持,于北境关键节点布设,以防妖祟趁乱作恶。”秦昭补充道。他深知,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又是帝国气运动荡之时,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妖族、乃至寂灭圣教的余孽,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是!”杜蘅领命,迟疑一下,又道:“国公爷,您要亲赴北境?”
秦昭目光望向北方,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与山河:“本公若不去,有些人,怕是会忘了疼。长安有张相、宋相主持,靖安司有雷万春与你坐镇,足以稳定大局。况且……”
他顿了顿,指尖一缕混沌气机流转,隐隐指向北方:“那片战场,或许有本公需要的东西。”
他感应到,在北境那冲天的血煞之气与混乱的因果线中,隐隐有与他混沌之道相契合,或者说,与那“寂灭圣教”相关的异物气息。
杜蘅不再多言,躬身退下,迅速安排。
秦昭回到书房,神念沉入混沌石空间。空间内,那柄折断后又重铸、融合了青霜剑碎片与混沌之力的新刀悬浮中央,刀身暗红与霜白交织,隐有混沌气流盘旋。他将其命名为“混沌斩因果”。旁边,还有得自李隆基的龙鳞匕,以及一些平日炼制的丹药、符箓。
准备妥当后,他并未惊动太多人,只是对高力士传了一道神念,便一步踏出,身形融入虚空,再出现时,已在长安城北的渭水之畔。
他没有选择乘坐飞舟或传送阵,而是打算一路北行,亲自勘察沿途气机,顺便看看这帝国腹地,在韦氏之乱后,究竟隐藏着多少暗疮。
就在秦昭离开长安的半日后,东宫崇文馆内。
太子李瑛面沉如水,听着心腹属官的汇报。
“殿下,镇国公已离京,看方向是直奔北境而去。他未经政事堂合议,便直接以节度令调动了王忠嗣、裴旻等部,这……这简直是目无朝廷法度!”一名身着绯袍的官员愤愤道。
另一人则忧心忡忡:“殿下,秦昭此去,若再立下不世之功,携大胜之威回朝,其势恐更难遏制。届时,这朝堂之上,还有我等立锥之地吗?更何况,他与武惠妃那边……”
李瑛猛地将手中的茶盏顿在案几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打断了下属的话。他脸色阴鸷,眼中充满了不甘与一丝恐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唐朝斩妖那些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唐朝斩妖那些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