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悟延惹怒了岳父,憋屈的吃完面条,灰溜溜的带着何生离开家。
春晓目送爹爹骑马离开,哎,她有不好的预感,蔫头耷脑的回到正堂,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
田外公哪里还有愤怒的模样,悠哉的喝着茶,“说吧,你怎么惹怒了你爹?”
春晓低着头就是不说话,她现在没心情为自己找借口。
田外公一壶茶进肚子,他有些想如厕,实在没法子和春晓耗下去。
“外公不管你有何打算,有命在才有以后。”
田外公说完起身离开,老爷子走在回廊听着雨声,长长叹口气,这丫头有秘密,女婿和女儿也清楚,算了,不告诉他一定有不能说的理由。
春晓静坐一个时辰,才慢吞吞地回到屋子躺下休息,思绪有些飘远,不知道娘能不能管好奶豆和糖豆,这两只猞猁已经长大,野的不行,大部分都在山林里转悠,她好像养了个寂寞。
迷迷糊糊,春晓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等醒的时候,天已经大亮。
中午,春晓站在自家房顶,听到城外匈奴的号角声,城门阵阵的鼓声响起,她想去看看,可惜这个时候谁也不能靠近城门。
田外公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目光始终没离开过春晓,又过了小半个时辰,田外公高喊,“又下雨了,屋顶的瓦片滑,你赶紧下来。”
春晓仰头看天,雨水顺着脸颊滑落,郁闷的道:“这就下来。”
一场突来的雨水并没有打断城外的交战,今日的试探一直持续到天色渐暗。
城外,春晓的庄子,田氏没什么食欲,田大舅劝道:“我知道你担心他们父女吃不下,你为了身体勉强也要吃几口,别让他们父女反过来担心你。”
田氏接过大哥手里的碗,强喝了半碗粥,田大舅也不嫌弃妹妹喝剩下的粥,一口将粥喝干净。
田氏有些恍惚,上次大哥吃她的剩饭,还是在流放路上,一晃已经过去十五年。
田大舅放下碗,“年后粮食紧缺,说起来惭愧,田家没断顿多亏晓晓送来粮食。”
雪灾后粮食涨价,年后更是出现有钱无粮的局面,春季有粮食运到西宁,可惜百姓依旧买不到多少,田家没有春晓支援,只能饿着肚子。
田氏低头看地面,下面是闺女挖的粮窖,闺女手里的银钱全都撒了出去,心疼的道:“我闺女就是操心的命,都说她有大福气,我只看到她不知疲倦的操劳。”
田大舅有不同的见解,“欲承其重,必受其累,这是对晓晓的磨炼,小妹,爹说过不要怕磨炼多,因为磨炼是锦绣未来的基石。”
他很看好外甥女,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外甥女已经组建属于自己的势力,虽然还很稚嫩,却规矩严明,雏形已成。
兄妹二人聊着天,田氏不再压抑着情绪,她和大哥絮叨春晓,从小时候调皮讲到现在谁也管不了。
另一个屋子内,杨老头不断抽着旱烟,屋子里烟雾缭绕,呛的杨老太直咳嗽。
这一回老太太没动手,因为老太太清楚老头子内心的烦躁。
杨老大在地上转圈,“就不该让晓晓进城,这是她的庄子,她在大家都能安心。”
杨老三语气幽幽,“春晓不在,也没人敢在庄子上撒野。”
杨老大,“......”
不算小侄女带走的十几人,庄子里算上关行舟等人,竟然有三十几人配着刀。
难怪族人都老实乖顺,小侄女的实力让族人恐惧。
其实,春晓也不想收,开春西宁城形势严峻,有不少关行舟相熟的镖师来投奔,她考察后收了一些,算上十几个残疾士兵的兄弟与孩子,整编训练几日就有模有样了。
这也是春晓为何放心离开的缘由,她在庄子里留下足够的人手。
转眼就是两日,匈奴每日都来攻城,城外炮火连天,西宁城挡住匈奴的铁骑,两日的抵御,让百姓认识到匈奴破城的决心,已经有百姓离家往山上逃。
春晓终于忍不住上街,爬上城内最高的楼顶,用自己手搓的望远镜观察城门。
城墙上烧红的铜水往下浇,阻挡匈奴继续攀爬城楼,双方的伤亡都在控制的范围内。
春晓郁闷,她清楚个人很难改变战况,双方不打到一方败走,不会罢休。
回到宅子,田外公不知是安慰外孙女,还是安慰自己,“王将军守城多年,他有丰富的守城经验。”
“这是一场消耗战,西宁可拼不过匈奴源源不断的兵力。”
田外公沉默,固原镇等重地轻易不敢调兵增援,他们要提防匈奴绕道奇袭,加上当今对王将军的忌惮,未尝没有消耗王将军亲兵的意思。
春晓头枕着双手,仰躺在摇椅上,“外公,我有不好的预感。”
田外公呸呸几声,“童言无忌。”
春晓,“......”
她今年已经十四!
田外公终于破防,咒骂一声,“大夏已经危急时刻,还整日想着内斗。”
春晓跟着骂,“全都是脑残,一时得利毁的是整个大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农女她官拜一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农女她官拜一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农女她官拜一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