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太极宫
太极宫飞檐上的铜鹤已积了三寸厚的灰,李世民的皂靴碾过丹墀时,碾碎的不仅是尘埃,还有自玄武门之变后十年未踏足的旧时光。蟠龙柱上的金漆剥落如残雪,他望着空荡荡的御座,忽然想起父亲李渊退位那日,龙袍下摆扫过的正是这片砖缝里的苔痕。
"陛下,三更天了。" 随行宦官捧着鎏金手炉,声音压得极低。李世民摆了摆手,指尖抚过御案边缘的缺口 —— 那是武德九年他摔碎玉镇纸时留下的裂痕。案头竹简上的《武德律》墨迹未干,却在烛影里泛着青白冷光,恍若昨夜梦境中父兄身上的冥河雾气。
昨夜的梦太过清晰:他站在晋水岸边,看见父亲李渊穿着晋阳起兵时的玄甲,甲胄缝隙里漏出的不是血,而是金黄的麦穗。李建成抱着带血的令箭,箭头却开着白色小花;李元吉的弯刀坠地,刀柄缠着未腐的丝绦,正是他当年送给三弟的生日礼物。
"二郎,该回家了。" 李渊的声音像晒干的牛皮,却带着记忆里的温度。
李建成伸手替他拂去肩头的枯草,指尖掠过脖颈间的勒痕时,李世民忽然惊醒,发现枕巾已被冷汗浸透。
此刻他摸着案头袁天罡新呈的龟甲,裂纹竟与梦境里麦穗的纹路分毫不差。"太上皇魂归轮回,李建成太子转生于剑南书香门第..." 他对着虚空喃喃,忽听得殿外环佩轻响,门外的招魂幡已随夜风吹出细碎铃音。
一个太监迈着小碎步跑过来通传:“皇上……!武牙将军求见……!”
“宣……!”
李世民欣慰的笑着,他派去冥界引魂的王颜禾已经回来了,这次他驱掉了自己一块心病,让太子李建成能够放下怨念,去往轮回实属难得!
"见过陛下。" 王颜禾的玄色大氅带着冥河的潮气,来到他的面前,招魂幡垂落处,青砖上隐约显出生魂与死魂交叠的脚印。李世民望着他眼下的青黑,心疼的说道:“辛苦你了……!”
"朕有十年没来太极宫了。" 李世民指腹摩挲着御案上的 "武德" 年号,"昨夜梦见父皇,皇兄,他们说... 让我做个明君。" 他忽然从袖中掏出李渊的龙纹玉佩,玉坠上的血沁比十年前更深了三分。
王颜禾单膝跪地:"臣在忘川河水中见过建成太子的魂灵,他胸间箭伤已结出麦穗的嫩芽。" 他抬头时,恰巧看见李世民眉头说舒展:“兄长不怪我了?”
“回陛下,建成太子已经释然了!”
"唉……!唯有朕还困在玄武门的噩梦里。" 李世民忽然笑了,笑声惊起梁上尘埃,"这次多亏你,才解了我多年的心结!" 他猛地将玉佩拍在王颜禾掌心,玉坠与招魂幡的青铜铃相撞,发出清越的凤鸣。
“臣……!义不容辞……!”
赏赐的黄金在太极宫东庑堆成小山时,李世民正在亲自校改给王颜禾的诏书。
狼毫笔尖悬在 "武牙将军" 四字上方,墨汁滴落处,宣纸下的玄武纹竟隐隐透出龙气 —— 那是当年李渊登基时专用的澄心堂纸。
"朕给你这个武牙将军题了字,按字做个匾额,替朕挂在你的紫云轩正门。" 他指着尚未干透的纸宝,飞白笔锋里藏对王颜禾的认可!“待你从吐谷浑回来,朕要亲自为你典功!”
“谢陛下恩典……!”
王颜禾捧着诏书的手忽然顿住,袖中酆都大帝给的‘通关文书’此时发烫。他望着李世民转身时,御袍下摆扫过蟠龙柱上的蛛网,那些十年未动的尘埃,竟随着帝王的脚步纷纷扬扬落了下来,如同父兄魂灵最后一次的抚摸。
“陛下……!臣此去冥界,见到‘枉死城’的大唐官兵依旧与吐谷浑军作战,他们并不知自己已经死了,以为还在战场上……!”
招魂幡无风自动,幡角扫过太极宫的铜鹤,惊起一声穿云裂帛的清鸣,“这次西征,臣想带几坛长安的黄土,洒满沿途,让死在异乡的儿郎们,能闻着家乡的味道轮回。”
李世民背身而立,望着殿外渐明的天色,忽然想起武德年间的某个清晨,父亲李渊曾在这片丹墀上教他射箭。
那时的阳光里没有血,只有新麦抽穗的清香。他抬手擦了擦眼角,声音混着晨雾传来:"准了,再带十坛宫廷酿的葡萄酒,给那些在冥河受寒的魂灵暖暖身子。"
王颜禾双膝跪地深深的磕头道:“我替那些西征战死的兄弟谢过陛下,愿唐军能够尽快大获全胜,让儿郎们能够回家与家人团聚!”
李世民背身而立,没有说话,他心里清楚,这是王颜禾在劝他‘止戈’……!
他挥了挥手道:“王将军,你也尽快出发吧……!赏赐的黄金我明日派人送到府上……!”
“谢陛下圣恩……!”
<<<<<<<<< |-.-| >>>>>>>>>
紫云轩正房的雕花槅扇半开着,秋风吹动帘栊,将东庑下堆积的黄金冷光吹得碎了满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年伏魔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千年伏魔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