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泽的黄昏把唐军大营的 “唐” 字军旗染成赭色,王颜禾护着弘化公主的马车刚抵营门,守营的斥候就举着狼头令旗飞奔通报。
车帘掀开时,公主的石榴红曲裾已沾了盐晶与血污,却仍紧紧攥着冬雪留下的 “青蛇” 横刀,刀鞘上的蛇皮纹理被汗水浸得发亮 那是她在暗渠里攥了一路的痕迹。
“末将王颜禾,幸不辱命,护送公主归营!” 王颜禾单膝跪地,甲胄上的盐霜簌簌落在营前的沙地上,手中捧着那份墨迹未干的新婚书,封皮上慕容诺曷钵的狼头印还泛着油光,印泥里混着的血丝隐约可见。
李道宗闻声从主营帐快步走出,玄色披风扫过营前的篝火,火星溅在他的靴筒上。
他先看向弘化公主,见她虽面色苍白,眼神却无半分慌乱,反而主动上前递过从吐蕃使者处缴获的藏文密信:“李将军,诺曷钵与吐蕃勾结,此信便是证据。王将军逼他签下新婚书,许以五年后亲自入我朝重提和亲,暂稳了王庭局势。”
李道宗接过密信与婚书,指尖在 “共分青海” 的藏文与狼头印间摩挲,忽然仰头大笑:“好!好一个‘临危不乱,以契固局’!慕容顺被弑本是死局,你却能逼着诺曷钵认下这门亲,既保了公主安全,又没断了唐吐盟约的根,这份急智,比打赢一场硬仗更难得!”
王颜禾抱拳施礼道:“这都是苏拉雅的功劳,她在危机时刻及时阻拦我将诺曷钵带回,出此一计,才避免让吐蕃趁虚而入!”
李道宗点点头笑道:“你们都是好样的,不愧是我大唐的斥候!”
帐内烛火摇曳,李道宗将婚书铺在案上,指着其中 “五年后以公主为正妻,吐谷浑永奉唐为宗主” 的条款,对帐内的侯君集道:“你看,长桥这小子懂分寸,没逼诺曷钵立刻履约,既给了他掌权的台阶,也为我军争取了缓冲时间。”
侯君集点头附和,目光扫过弘化公主腰间的横刀,又看向王颜禾:“公主能平安归来,多亏你当机立断折返王庭,换旁人未必有这份胆气。”
正说话间,帐外传来斥候的急报:“将军!李靖大将军北路军捷报!大军已经攻破伏俟城,断了慕容伏允的后路,生擒了吐蕃派驻的细作首领!”
侯君集听罢后大笑道:“哈哈……!咱们南路军也获大捷,乌海一战重创吐谷浑主力,真是可喜可贺啊……!”
李道宗接过捷报,扫过几行字便递给王颜禾,眼中亮着振奋的光:“李靖老将军,果然没让人失望!北路一稳,青海的局势就定了大半。”
他转身看向弘化公主,语气放缓了些:“公主,如今吐谷浑王庭内乱未平,诺曷钵虽签了婚书,却未必能完全掌控局势,吐蕃又在暗处窥伺,你留在营中仍有风险,不如暂回长安,待局势明朗,再议和亲之事。”
弘化公主握着横刀的手紧了紧,却没有推辞,只是轻声道:“将军考虑周全,春华听从安排。只是五年之约,还望将军记挂,冬雪的血,不能白流。” 她的声音虽轻,却让帐内众人都想起盐泽遇袭时,那个为护主而死的女侍卫,帐内的气氛一时凝重起来。
李道宗郑重点头:“公主放心,大唐从不失信。长桥,” 他转向王颜禾,语气变得严肃,“命你率亲卫等人,亲自护送公主回长安。沿途务必小心,吐蕃细作若再敢截杀,不必留情!”
王颜禾躬身领命,刚要退下,李道宗又唤住他:“还有一事,你走后,斥候营不能无主。苏拉雅此次率主力破王庭、擒叛党,行事干练,又熟悉吐谷浑地形,暂由她接替你斥候首领之位,你看如何?”
王颜禾愣了愣,随即想起苏拉雅在西倾山王庭挥刀斩新侍卫头领的模样,当即点头:“末将赞同!苏拉雅熟悉吐谷浑的一切,只有她统领斥候营,我才放心。”
当晚,主营帐外的篝火旁,王颜禾将斥候营的狼头令旗与一卷羊皮地图递给苏拉雅。语重深长的说道:“苏姑娘,自我入边塞以来,看到了你们守捉的英勇和智慧,能与你们并肩作战,是我王某的荣幸。”
“此次我回到长安,如果有幸见到皇上,一定将这里发生的故事讲给他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守卫边疆的战士,我大唐才得以安定繁荣,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
苏拉雅涨红了脸,谦虚说道:“大人!您过誉了,我也要向你道歉,初遇你时,我以为你和那些长安来的贵胄一样,贪生怕死,瞧不起我们,没想到……!短短几个月能与你经历了这么多出生入死,让我在你身上重新看到了大唐军魂,我很感激!”
“待你护送公主回城之后,你还会回来是吗?我还想与你并肩作战,苏拉雅愿意永远做你手下的兵……!”
王颜禾微笑的看着她说:“我自然会回来的,杖还没有打完,高沟堡的仇虽然报了,但慕容珏我还没有抓住,我不死心……!终有一天,我会亲手杀了慕容珏,拿回九层妖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年伏魔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千年伏魔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