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平波神情忐忑,他就猜到父亲会生气,所以迟迟不敢把喜帖拿出来。
没想到施伦却没有表面上那么生气。
他沉默了一会儿,又把那份喜帖重新打开看,看着姜丰熟悉的字迹,突然笑了起来。
施平波:……爹被气傻了?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姜丰什么都想要!他连我的友情都想要!”施伦哈哈大笑了一会儿,才正色道:“他说的这句话,你听着也觉得他在威胁我吧?”
施平波点点头,姜丰的意思,不就是父亲敢反叛,他就敢打上扶桑?
施伦叹道:“他啊,真是操碎了心!他担心我漫天开价,朝廷不肯坐地还钱,双方直接谈崩了。到那时朝廷不肯退让,我骑虎难下,总不能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韪扣关?真的对同胞开枪,我就没有回头路,只能从英雄变成奸雄了。”
“他知道我不是真的想走到这一步……这封喜帖算是给我一个台阶下。如果谈崩了,我便退一步,以参加姜衡婚礼的名义去大湾,继续和朝廷谈。如此,不至于让事态不可控,又顾全了我的脸面。”
这弯弯绕绕的施平波真的想不到,他有些迟疑地问:“姜大人真的是这个意思?”
不是爹你自作多情?
施伦把喜帖收好,微微笑道:“他啊……就是这么个人。姜家暗地里布局,把太后娘娘逼到了那个地步,他还想维持和皇帝的君臣之义,何况是我?他深知我和承恩公府没什么感情,不过是趁势求利罢了。”
“堂堂威名赫赫的姜总督,内心里竟如此重情,也是好笑!”
施伦口里说着“好笑”,眼中却有光在闪烁:“他的用心之处,也不仅这一处。周延年是谁的人?我们都心知肚明了。我敢用周延年,就是知道他对我是无害的。打罗刹国,他居功至伟、他背后的姜丰也同样居功至伟。”
施平波点头:“可世人并不知道姜大人在其中做了什么,史书也不会留下他的功勋。”
“他的功勋已经够多,并不在乎这一处了。”施伦叹道,“多这一处不过是锦上添花、烈火烹油,反让人更加忌惮。他如今有意回朝主政,便要收敛起一些锋芒了。”
说着,施伦低沉一笑:“可他凭什么觉得,皇帝也会像他一样顾全君臣之义,我会像他一样顾全朋友之情?”
施平波觉得,父亲的笑声有些苍凉感伤,想要安慰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你看他,这么贪心,什么都想要。”施伦的声音有一丝颤抖,“可我偏偏……偏偏难以拒绝。”
人世沧桑,变换人心。
他们今时今日的地位,早已身不由己。
姜丰最初的意愿,未必希望大夏独立建国,或者只想让北美成为华夏帝国的一块殖民地,可是追随他的人出于自己的利益,也要让大夏独立。
如此把姜丰逼上开国总督的高台,再没有退路。
施伦自己呢?身后同样有一批的追随者,这些年把持着扶桑和塞北的利益,已不愿放手。
他已经放弃了对君臣之义、朋友之情的幻想。
可是,姜丰却没有放弃。
他此时的心情……就好像两个人已经站在悬崖上,他已经做好你死我活的准备,姜丰突然伸出手,拿出一个果子,像年少时一样真诚热情地说:“我特意给你留下的,你吃不吃?”
吃?还是不吃?
“这喜酒,我当然要去吃了。”施伦有些疲惫地靠在虎皮垫上。
他站在悬崖边上,姜丰非得伸手拉他……虽然他嘴里嘀咕这个人妇人之仁、自以为是,但内心深处,未尝没有触动。
反正他已经答应傅冲进京献俘了,那便……再给姜丰一个机会,也再给自己一个机会。
看看姜丰是否真的有本事给他寻一条万全的退路!
施平波松了一口气,高兴地说:“这样再好不过了,爹爹此时进京献俘,是民族英雄。朝廷给您封公加爵是应当的,也说不上是挟功邀赏了。”
“本质上就是挟功邀赏,这些名头不过是糊弄人的。”施伦摇头失笑,“你在国子监读了几年书,也学会自欺欺人这一套了。”
施平波想了想说道:“儿是跟姜大人学的,他做什么事,都要占着大义。百姓不知道内情,只会相信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好的名声虽不能吃不能穿,在关键的时候却可能成为人的盔甲。”
施伦怔了怔,欣慰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送平波进京是对的,在京城那个狐狸窝里,才能学会这些心眼。
在扶桑,人人都当他是总督家大公子,个个捧着,又哪里学这些人情冷暖、眉眼高低。
施伦叹道:“我儿长进了!有你这个儿子,施家后继有人,我也不用羡慕姜丰了。”
姜丰的那个女儿,他在扶桑都听过她的名声。南洋人说起“姜总督”,都不知说的是姜丰还是姜媛!
施平波却以为父亲说的是姜衡,谦虚地说道:“我不如姜衡……京中很多人都猜疑,清河驸马遇刺案就是他办下的,偏偏他还能全身而退,也算是胆大心细、有勇有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寒门贵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寒门贵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