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衡回家之后,命管事准备了若干份礼物,给今日文会的朋友送去。
这些人可是因他的任性遭受了一场无妄之灾。
管事领命,带着礼物去给各家赔礼,并诚挚地说:“我家二公子本应亲自上门致歉,但想来各位公子也乏了,改日再设宴赔罪。”
各家无论心里怎么想,表面都道“无妨”,并留下了姜家送来的礼物。
今日这事,要说得罪藩王,也是姜衡和施伦,其他人干系不大。各家还有心情观望后续,看姜衡和德王世子怎么收场呢。
是继续拼爹拼爷爷,还是不打不相识?
姜衡给同行的人都送了赔礼,却没有去给德王世子赔礼。同样的,萧珍也没给他赔礼。
萧珍回京住在宣和会馆,此处是藩王进京的住所,名为“会馆”,实则为一处依山傍水的园林,精致风光如皇室行宫。
此时进京贺寿的藩王世子都住在这里,得知萧珍被打,都派人来探视。
萧珍又羞又恼,暗暗琢磨着怎么讨回场子。
此事瞒是瞒不住的,与其让姜衡那小子恶人先告状,不如他先发制人……
他想得没错,虽然王淮和季和澄给了衙役封口费,但在场的人那么多,没两日,京中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德王世子在京中声名不显,但姜丰的名气是很大的,现在他的公子把藩王世子打了,普通百姓不过说个热闹。
因那几个女子是教坊司的,市井间传说此事,多站在姜衡这边,说他不畏权贵、见义勇为的。
而朝堂和士林则是另有思量。
朝堂里的那些人不比平民百姓,只对痛快的事拍手叫好。他们中不乏“七窍玲珑”的,就是别人放个屁都得思考是不是对自己有意思。
此番姜衡狠狠拂了德王世子的面子,联想到皇帝召藩王世子进京,不由得想……难道是皇帝又想削藩了?
不然为什么施家、王家的公子都参与了此事?
本朝开国之后,为避免前朝藩王坐大、占据良田矿产导致民怨沸腾,采用的是“推恩制”,王爵一代一代往下降级袭爵,到第五代基本就是平民了。
德王是郡王,是少数几个大藩王之一。
嗯……本次进京贺寿的都是几个大藩王的世子,难道是想找个由头,把他们一网打尽?
想到前朝末帝把大藩王骗进京全部毒死的骚操作,朝臣们决定密切关注此事,住在宣和会馆里的世子们瑟瑟发抖。
宗人府宗正得知此事,也决定试探一二,义正言辞地上了一份奏折,弹劾姜丰之子仗势欺人、殴打藩王世子。
他倒不是和姜丰有什么仇,而是身份使然。
皇帝把奏折发给内阁处理,章成贺无奈地对宗正道:“可巧,我这里还有十几份弹劾奏折,却是督察院御史弹劾德王世子仗势欺人、强逼女子、殴打官员之子的。宗正大人,您看该怎么断?”
双方各执一词打嘴仗,御史们的弹劾奏折却是人证物证俱全,连那几个清倌人的口供都有了。
宗正看完这十几份奏折,双目圆睁:“王玢这是公器私用!他的长子也参与了此次斗殴!”
章成贺笑道:“御史本有监察百官、闻风上奏之责,况且这奏折也详尽明了。依我看,此事双方当事人都已说了是误会,便就此了结罢!”
宗正哼了哼:“便给章首辅一个面子。”
走出内阁办公的都堂,宗正松了口气。
章成贺那老狐狸向来看皇帝的脸色办事,内阁没有趁机问罪德王世子,此事怕真是巧合,并非有意针对藩王了?
这么说,皇帝召这几位世子进京,真的是为了提拔他们抗衡外臣?
他作为宗人府宗正,是不希望皇帝和宗室关系太僵的。万一哪天削到他身上了呢?
眼看着此事就此完结,参与其中的各家公子都放下了心,市井间更传颂“姜公子威武”,这堂堂藩王世子,打了也就打了,啥事没有!
而经此一事,德王世子的名声是完蛋了。
性子莽撞、个性粗暴、好色好斗这些都罢了,他要是能打赢,把姜衡暴揍一顿再强硬到底,说不定皇帝还能高看他几分。
打输了还要在姜衡的“仗势”之下认怂,那就丢人现眼了。
皇帝私下对太子萧璟道:“本来让他们进京,还想着看看其中有无可用之才,没想到是这样的怂货、不堪大用!”
他自己也是藩王出身,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萧璟心道,前有潞王、晋西王之乱,后有永安王之事,朝廷警惕藩王,各地藩王有个风吹草动都被监察御史弹劾,朝廷下旨申饬,导致各个小藩王都战战兢兢的。
德王世子又是第一次离开藩地进京,面对一群大臣之子,其中还有御史大夫家的公子,哪里敢不怂?
“父皇再看看就是,能屈能伸也未必是缺点。再说还有其他几家呢,说不定也有俊杰之才。”萧璟笑道。
其实他觉得,藩王庸碌也没什么不好。作为太子,他一点也不想见到太能干的藩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寒门贵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寒门贵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