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李宏的声音带着疲惫与沉痛,在空荡的县衙后堂响起。
“属下在!”一名衙役应声而入。
“从府库中……支取些银钱,寻个清净地方,好生安葬了张思诚一家三口。”李宏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声音低沉,“莫要让他们去了乱葬岗长眠。”
“遵命!”衙役领命而去。
堂上,李宏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色,久久无言。张氏一家的惨剧,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在他的心头。
日子在表面的平静中滑过数日。万梧城街巷间,关于东郊惨案的议论声浪,在官府“穷凶极恶流寇所为”的定论和加紧巡查的举措下,渐渐平息,恐惧被日常的琐碎暂时掩盖。
这日清晨,薄雾初散,藏仙谷通往万梧城的主街旁,莫暅良如往日一般,支起了他那个简陋的墨摊。几张粗糙木板搭就的台面,摆放着几方色泽沉郁的松烟墨锭、几支兼毫湖笔、一叠略显粗糙的宣纸,便是全部家当。生意依旧清淡,偶有身着长衫、附庸风雅的文人驻足,拿起墨锭掂量品评一番,留下几声叹息或几句闲谈,便又踱步离去。
莫暅良并不急躁,他照例从相熟的客栈借了张长条板凳,自己抱着小女儿姝彤坐在上面。初春的晨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父女间的暖意。
“呼——呼——呼!”莫暅良含笑,对着小姝彤手中那架简陋的彩色纸风车轻轻吹气。风车欢快地旋转起来,彩纸划出斑斓的弧线。
“呼!呼!呼!咦?”小姝彤也学着爹爹的样子,鼓起肉乎乎的小腮帮用力吹着,可那风车只是懒洋洋地晃了晃便停下了。她仰起小脸,大眼睛里满是困惑和不服气,“爹爹,我怎么吹不动呀?”
莫暅良正欲笑着逗弄女儿,眼角的余光却敏锐地捕捉到三道身影无声无息地停在了他的摊前,恰好挡住了熹微的晨光。他心头微凛,面上却不动声色,抬起头,露出惯常待客的温和笑容:“三位客官,可是要看看墨锭?小店虽陋,松烟墨、湖笔、宣纸倒也齐全。”
为首者是一名身着藏青色绸衫、面容精干的中年男子。他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容,对着莫暅良抱拳一礼,动作标准却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刻板:“莫公子误会了。我等三人乃锦官城赵府管事,奉家主赵赅老爷之命,特来恭请公子赴宴。”
“锦官城赵家?”莫暅良心中一惊,抱着女儿的手下意识紧了紧,面上却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与一丝受宠若惊,“可是那位将商路通达京城、富甲一方的锦官城赵家?”
“正是。”管事笑容不变,微微颔首。
“久仰赵家盛名,如雷贯耳。”莫暅良客气地还礼,心中警铃微作。赵家这等庞然大物,怎会留意到他这僻壤小谷里一个籍籍无名的卖墨人?
那管事仿佛看穿了他的疑虑,不疾不徐地解释道:“我家家主素来仰慕藏仙谷莫氏清名,更闻公子诗书传家,才华斐然。恰逢二月初二,乃家主八十晋八‘米寿’之喜。家主诚邀公子携藏仙谷佳酿、精墨,光临寒舍寿宴,一展高才,为赵家挥毫书就一篇贺寿颂诗,必为寿宴增辉!”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份烫金描红、制作极为考究的鎏金名帖,双手奉上,“此乃赵府拜帖。先前我等曾至府上拜会,不巧公子外出,打听到公子在城中卖墨,故特来此处相请,还望公子勿怪咱们几个唐突。”
莫暅良接过那沉甸甸、散发着淡淡檀香的名帖,指尖触感冰凉。他强压下心头的不安,故作疑惑道:“多谢赵老爷抬爱。只是……如今距二月初二尚有旬日,何须如此早便动身?”
管事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几分,眼底却无甚波澜:“公子有所不知。此乃我赵家待客古礼。凡受邀之贵宾,皆需提前月余接至府中,以尽‘接风洗尘’之谊。期间,宾客一切吃穿用度、起居安全,皆由赵府一力承担,务必使贵客宾至如归,养精蓄锐,以待寿宴佳期。”
“这……”莫暅良面露迟疑,目光下意识地落在怀中懵懂无知、兀自摆弄风车的女儿身上,“容在下思量一二……”
“时间自然宽裕,公子尽可斟酌。”管事立刻接口,语气依旧恭敬,身体却微微前倾,带着一种无形的催促,“只是……我家家主仰慕公子之心甚诚,期盼之情甚切。此番诚意相邀,还望公子……莫要推辞,成全我家老爷一片拳拳盛意。”他拱手再施一礼,姿态放得更低,却隐隐透着一股不容拒绝的意味。
莫暅良心念电转,知道这“邀请”背后必有蹊跷,但赵家势大,公然拒绝恐有不测之祸。他深吸一口气,脸上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赵老爷盛情至此,在下若再推辞,倒显得不识抬举了。只是……”他低头看了看女儿。
未等他说完,那管事已了然一笑,目光扫过小姝彤,语气带着刻意的和蔼:“公子放心。我家老爷最是喜爱孩童,若知公子携掌上明珠同来赴宴,必定欣喜万分!府中定会妥帖照料,令千金亦可共享府中清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云间长生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云间长生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