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善长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朱元璋看向欲言又止的李善长,脸上神色莫名,开口问道。
李善长斟酌一番后,躬身回答道:
“启禀皇上,臣过去本以为这世间之事无出其右,以微臣的学识,足以辅佐皇上。今日方才知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陈平之能远在微臣之上。而今得到他的些许指点,眼界便已然足以放眼寰宇。知道大明有这更加宏大的前途,臣又怎能赋闲在家安心颐养天年?故而想要想卖一下这张老脸,求皇上让微臣入驻内阁。”
朱元璋闻言心中一喜,心想这老头终于上钩了。
朱元璋带着李善长过来看陈平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李善长重新为自己所用吗?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好面子。
主动开口让已经被自己罢官的李善长回到朝廷,这种事情朱元璋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与其自己开口求李善长,不如让李善长主动为自己做事。
李善长过去明哲保身,除了是自保,很大原因是因为他被封为韩国公后路已经走到头了。
再往前走,那就剩下谋反,这件事李善长肯定是做不了。
所以李善长就只能颐养天年,在家做个韩国公。
可现在不同,陈平给大明指出了一条通往伟大帝国的无上大道,进一步扩宽李善长的视野,让他有了新的目标。
那就是和朱元璋联手,将大明帝国推向更强更高的领域。
这也是为什么李善长会主动请缨入内阁了。
不过做戏还要做全套,朱元璋面露为难之色,仔细斟酌一番后说道:
“只是现在内阁制度善长你也是知道的,入内阁为官,品级可没有过去那么高,以你韩国公的名号,实在是有点委屈了。”
“皇上,魏国公他们都没觉得委屈,臣又何德何能埋怨?微臣请求入内阁,不求什么品级官职,只愿从旁辅政,与诸位大臣一起听从皇上旨意,为大明排忧解难,建立一个不朽的大明皇朝。”
李善长语气诚恳,认真的回答道。
朱元璋佯装考虑了一会儿,这才点头同意,接着说道:
“之前陈平的问题你也知道了,这不光是他们小辈的问题,同样也是我们的问题,乃至于整个大明的问题,今日我等就一同商议看看现在的大明究竟还有哪些弊端。”
“微臣遵命!”
李善长应下,心中对陈平也是越发的佩服。
能让心高气傲的洪武大帝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大明存在的弊端,陈平的本事只大不小,至少他李善长是做不到这种程度的。
皇宫,御书房。
随着朱元璋一声令下,除了朱雄英、朱棣,朱元璋自己和李善长外,还有太子朱标也是闻讯而来。
“父皇,陈先生果真是这么说的?”
太子朱标和朱元璋和解后,再加上老丈人吕本这段时间老实许多,他心情也是大好,脸色看上去十分红润,一进来就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没错,咱找你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集思广益,一起思索破解之法。”
朱元璋回答道。
太子朱标闻言郑重点头:“涉及大明国事,儿臣岂能怠慢!”
这一商议,就是整整晚上。
哪怕是四岁的朱雄英,也是一宿没有合眼。
中间朱元璋和朱标不止一次想要让朱雄英去睡觉休息,可朱雄英都强撑着拒绝了。
他们都知道陈平留下的这次家庭作业实在是太重要了,绝对马虎不得。
第二天。
“陈先生,这是今天的饭食……”
朱棣提着食盒,有气无力的放在他的面前,满脸疲惫的说道。
“学生拜见先生。”朱雄英也是恭敬的行了一礼。
“我去,你们叔侄俩这是搞什么名堂?昨晚熬夜刷抖音了?”
陈平一看见二人满脸疲惫,盯着一对熊猫眼的模样着实是被吓了一跳。
“先生勿怪,我们只是昨天晚上想问题想的太入迷了,忘记休息了而已。”
朱棣连忙摆手,示意自己没有大碍。
朱雄英也是在一旁道:
“先生,我们经过一晚上的讨论和商议,已经找到如今大明的经济缺陷和破解之法,还请先生指点一二。”
“哦?没想到你们还这么积极完成家庭作业,这样的话再好不过,都说来听听吧。”
知道他们没事,陈平也就放下心来,随意的一屁股坐了下去,顺手拿起一根撒了精盐、香料的烤羊腿一边吃着鲜嫩多汁的羊肉,一边说道。
“学生遵命。”
朱雄英应下,开始掰起手指头,一条一条的逐一说明:
“目前大明的经济缺陷第一,是过于依赖手工业,导致生产力低下。”
“以盐铁专营为例,虽然商人仍旧可以贩盐,但是利润都被官府掌控,商人经商的积极性受挫。”
“冶铁业,在大明设立十三所官营铁冶所,民间私营冶铁受到限制太大,导致铁器供应不足,影响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