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丽把最后一张故宫角楼的照片发进朋友圈时,高铁正驶离BJ站。窗外的华北平原在暮色中渐渐模糊,母亲却还捧着手机,戴着老花镜一遍遍划着屏幕,指尖在那些点赞和评论上轻轻点戳。
“你看你婶说啥,”母亲笑得眼角堆起褶子,把手机凑到父亲眼前,“她说‘艳丽妈这旗袍穿得真精神,跟电影里的人似的’。”父亲接过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慢慢滑动,突然指着一条评论念出声:“‘天安门广场的太阳就是比咱村的亮堂’——这是你三叔公留的,他还发了个大拇指表情。”
王艳丽看着父母孩子气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出发前她特意给母亲挑了件湖蓝色的改良旗袍,给父亲买了身藏青色中山装,当时母亲还嗔怪她“净花冤枉钱”,可此刻手机相册里存满了他们穿着新衣服的照片,从天安门城楼到颐和园长廊,每一张都笑得见牙不见眼。
去BJ的头天晚上,母亲翻出压箱底的红绒布包,把身份证和降压药一层层裹好。父亲则在院子里踱步,反复叮嘱王艳丽:“相机充好电没?广场人多,看好包。”王艳丽看着他们紧张又期待的样子,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骑着二八自行车带她去镇上赶集,也是这样反复念叨,生怕她走丢。
第一站到天安门广场时,父亲突然在金水桥边站定,脊背挺得笔直。王艳丽举起手机要拍照,他却摆摆手:“等会儿,让我好好看看。”晨光里的天安门城楼红墙金瓦,毛主席画像在阳光下格外清晰,父亲凝视着那幅画像,嘴唇动了动,像是在默念什么。母亲悄悄拽了拽王艳丽的衣角,用口型说:“你爸年轻时总说,这辈子一定要来看看天安门。”
那天的朋友圈,王艳丽发了张父亲的背影照。照片里他站在广场上,晨光把影子拉得很长,远处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她配的文字很简单:“爸,您看,天安门到了。”没过多久,李刚在下面评论:“咱爸这背影,比年轻时还挺拔。”
去颐和园那天赶上阴天,母亲却兴致更高。她在十七孔桥边张开双臂,让王艳丽给她拍照,湖风吹起她旗袍的下摆,像只展翅的蓝蝴蝶。“你张婶家闺女去年去苏州,发的照片哪有我这个好看,”母亲得意地说,“这皇家园林就是不一样,连栏杆上的狮子都比咱家祠堂的精致。”
王艳丽举着手机录小视频,镜头里母亲正指着石舫给父亲讲解,那些从导游那里听来的典故,被她添油加醋说得活灵活现。父亲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附和,阳光穿过云层落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她把这段视频发朋友圈时,特意配了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很快就收到堂姐的私信:“婶子叔子真精神,艳丽你真有孝心。”
在南锣鼓巷吃炸酱面时,母亲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挑起面条,让王艳丽拍照。“得让你李婶看看,”她边擦嘴角的酱汁边说,“她总说BJ吃食不如咱老家的顺口,你看这面多筋道。”父亲则捧着北冰洋汽水,对着瓶身的老BJ图案研究半天,最后拧开瓶盖猛喝一口,打了个带着气的嗝,惹得邻桌游客都笑起来。
王艳丽拍下父亲仰头打嗝的样子,照片里他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盛开的菊花。这条朋友圈下,小学老师评论:“看到你爸妈这样,真为他们高兴。”王艳丽突然想起小时候,老师总夸她作文写得好,说她将来能走出小山村,那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父母去看看课本里的BJ。
返程前一天去八达岭长城,父亲执意要自己爬。他扶着城墙砖一步步往上挪,气喘得像风箱,却死活不让王艳丽扶。“我年轻时扛过百斤的麻袋,这点坡算啥,”他抹着额头的汗笑,“你快拍,让你王大爷看看,我也登上长城了。”母亲在旁边给她使眼色,悄悄说:“你爸昨晚偷偷查了,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那张父亲站在“好汉坡”石碑旁的照片,王艳丽特意加了红色的滤镜。照片里父亲举着拳头,母亲依偎在他身边,身后的长城蜿蜒起伏,像条巨龙盘踞在群山之间。这条朋友圈收获了最多的点赞,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村支书都评论:“老王家出了个好闺女!”
回到村里时,正是傍晚。王艳丽开着车刚到村口,就看见张婶、李叔一群人在大槐树下等着。“可算回来了,”张婶拉着母亲的手不放,“快给我们讲讲,BJ是不是跟电视里一样?”母亲从包里掏出天安门的纪念徽章,给每个邻居都分了一枚,父亲则打开手机相册,一张张翻给大家看。
“你看这故宫的门槛,比咱家的炕沿还高,”父亲指着照片说,“还有那烤鸭,皮酥得掉渣……”母亲在旁边补充:“艳丽带我们住的酒店,房间里的灯能变七种颜色,洗澡水热得很,比家里的太阳能方便多了。”
王艳丽站在一旁,看着父母被邻居们围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突然觉得这趟BJ之行,比她签下任何一份酒店合同都有意义。那些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记录的不只是风景,更是父母半生辛劳换来的体面,是她用努力为家人挣来的荣光。
晚上吃饭时,母亲把那些纪念徽章小心翼翼地别在针线笸箩上,父亲则捧着手机,反复看着朋友圈里的评论。“你李婶说想来BJ看看,”母亲突然说,“要不下次你有空,带她也去转转?”王艳丽笑着点头,给父亲夹了块肉:“以后别说李婶,咱村谁想去,我都能安排。”
窗外的月光洒进屋里,照在父母满足的笑脸上。王艳丽知道,朋友圈里的点赞会慢慢消失,但父母眼里的光不会,那些刻在他们记忆里的红墙金瓦、长城落日,会成为他们余生最温暖的念想。而她要做的,就是继续努力,让这样的温暖,一次次照亮他们的晚年。
凡是独立自强的人都自带光芒,别说是人了,就连鬼见了也会礼让三分;所以当你受到屈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啥也别说,啥也别怨,先重重给自己两个耳巴子,再暗自充血,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全世界。
《管控命运的齿轮》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管控命运的齿轮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管控命运的齿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