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挂了电话,走到窗前,已经五点多了,天色早已没了白日里那点稀薄的暖光,像被一块浸了墨的绒布慢慢罩下来。街灯抢先亮了起来,昏黄的光晕在冷风中微微晃着,把行人们的影子拉得又瘦又长,没走几步就淡进了灰蒙蒙的暮色里。
远处的楼房只剩下模糊的轮廓,窗户里透出的灯光显得格外小心翼翼,像是怕被这提前降临的黑夜吞掉似的。风裹着寒意往行人衣领里钻,路边的树早落光了叶子,枝桠在渐浓的夜色里张牙舞爪,倒像是给这早早暗下来的天,添了几分萧瑟的注解。
李丽关掉空调和电脑,穿好外罩,准备下班,李丽刚走出办公大楼的旋转门,一股寒气就像无数根细针,猝不及防地扎在脸上、手背上,她下意识地把围巾又往脖子里紧了紧,连带着半张脸都埋了进去。
抬头望了眼天,灰蒙蒙的一片,像是被一块脏污的棉絮捂得严严实实,连一丝光亮都透不出来。风裹着什么东西打在脸上,细细碎碎的,她眯起眼才看清是雪。不是那种洋洋洒洒的大片雪花,而是针尖似的雪粒,混在风里斜斜地飞,落在头发上、肩膀上,转眼就化成一小片湿痕,却带着刺骨的凉。
路边的车顶上已经蒙了层薄薄的白,行道树的枝桠间也沾了些细碎的雪沫,远远看去,像落了一层霜。李丽缩着脖子快步往家的方向走,每一步都觉得寒气从鞋底往上窜,连呼出的白气都比平时浓了几分,刚飘到眼前就被风搅散了。这冷,裹着雪意,比平日里的干冷更让人招架不住。不一会儿李丽就到了小区门口。
李丽刚进小区,身后传来汽车喇叭声,李丽不自觉地向路边靠了靠,汽车放慢了速度,赵聪按下车窗玻璃说,等我一下。李丽扭过头一看是赵聪,便停下了脚步。赵聪停好车子,与李丽一起进了电梯。李丽说,今天真巧,居然碰到一起了。赵聪说,家里没菜,晚上我们吃什么啊?李丽说,回家看看再说吧。
回到家里,赵聪放下公文包和钥匙,就进了厨房,打开冰箱什么都没有。便给李丽说,等会雪小点我们下去吃牛肉面吧!李丽说,可以啊,吃过还可以散散步,消消食。赵聪说,我先给赵燕去个电话,让她明天上午去银楼购买订婚戒指。李丽说,意思到了就行了,我们都不要太注重形式,结婚、生活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赵聪说,按佛学理论,你是不着相,活出了生活的本真。李丽惊讶的神情看着赵聪,让赵总不解。赵聪说,你怎么这样看着我,是我说错了吗?李丽面带微笑的说,你没有说错,只是你进步的如此快,让我吃惊。赵聪说,最近,有时间我也读点佛学经典,只是对很多词汇理解不了。李丽说,比如呢?赵聪说,什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
李丽说,我可以帮你做简单的解释。理解《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偈,是把握大乘佛教核心智慧“空性”的关键。它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本质真相,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破除“色”与“空”的割裂与对立:“色不异空”:“色”指一切有形象、能被感知的物质现象(包括我们的身体、山河大地、桌椅板凳等)。“空”不是指虚无或什么都没有,而是指这些现象没有独立、永恒、不变的自性(自性空)。它们的存在依赖于各种条件(因缘和合)。
这句话是说:一切物质现象(色)的本质,就是不实在的、无自性的(空)。我们不能将眼前的物质世界(色)与它背后的空性本质(空)割裂开来看待。色离不开空。
“空不异色”: 反过来,“空”也不是独立于现象之外的某种绝对实体或虚无空间。“空”就体现在一切生灭变化的现象(色)之中。
这句话是说:空性(空)并非脱离物质世界(色)而单独存在,它就显现在一切生灭变化的物质现象里。空离不开色。
2、揭示“色”与“空”的绝对同一性:“色即是空”:这是对“色不异空”的进一步深化和强调。它直截了当地指出:一切物质现象(色)当下就是空性(空)。它们不是两个东西,色本身就是空。
例如:一张桌子。它由木头(来自树木)、钉子、胶水、人工等众多因源组合而成。它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独立存在的“桌子自体”。它的存在依赖条件,条件变化(木头腐烂、钉子生锈),桌子就坏灭、消失。所以,桌子这个“色法”,其本质就是“空”(无自性、缘起)。
“空即是色”: 这是对“空不异色”的深化和强调。空性(空)并不是一个死寂的虚无,它恰恰表现为、显现为千差万别、生生不息的现象世界(色)。
空性不是顽空、断灭空,它是能生万法、缘起万有的根本原理。正是因为万法无自性(空),它们才能随因缘条件而自由地生起、变化、消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世界(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小王的彩票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小王的彩票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