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静,科技学院的主控室里却灯火通明。程楠站在中央控制台前,双手撑在冰冷的金属边缘上,目光紧锁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
“女娲,”他低声开口,“频率同步率多少?”
“当前同步率为93.7%,剩余节点将在三分钟内完成自检。”AI的声音从头顶的扬声器中传来,平稳而冷静。
程楠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台面,节奏稳定,像是某种无意识的计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电子焦味,混合着实验室特有的金属与冷却液的气息。
“系统过载警告。”女娲忽然插话,“能源分配模块出现轻微波动。”
“手动校准。”程楠立刻走向侧边的操作间,推开沉重的合金门,里面的空气比外面低了至少五度。他快步走到主频共振器前,指尖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滑动,调整输出参数。
这是一台老式设备,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灰尘。它的铭牌已经模糊不清,只能勉强辨认出几个字母:RZ-42。
“你确定这个还能用?”女娲问。
“它撑过了三次系统升级,”程楠一边操作一边回答,“只要再撑一次,就够了。”
屏幕上的波形图开始趋于稳定,原本剧烈震荡的能量曲线逐渐平缓下来,像是一条被驯服的河流。
“同步率提升至95%。”女娲汇报,“防御节点准备就绪。”
程楠松了口气,后退一步靠在墙上。他的背脊贴着冰凉的墙面,感受到一阵阵细微的震动——那是整个学院地下设施运转带来的共鸣。
“通知所有人,进入最后三十秒倒计时。”他说。
——
会议室的灯光有些刺眼,程楠坐在长桌一端,对面是学院管理层的核心成员。他们大多是教授和研究员,此刻神情凝重,有些人甚至还在翻看手中的资料。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程楠开门见山,“归墟不是单纯的攻击者,它是观察者、学习者。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它会一直模仿下去,直到找到我们的弱点。”
一名年长的教授皱眉:“你的意思是,我们要让学生也参与进来?”
“是。”程楠点头,“但他们不会直接面对敌人。我们会设立非战斗岗位责任制,信息传递、后勤支援、心理疏导……每一个人都有任务。”
“可他们是学生!”另一名女教授忍不住提高声音,“不是战士!”
“那你觉得,等到归墟真正发动攻击的时候,他们会更安全吗?”程楠反问,语气平静但不容置疑,“这场战争,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如果你错了呢?”一名研究生低声问,“如果这一切都失败了,我们怎么办?”
程楠看着他,眼神没有丝毫动摇。
“那就让历史记住,我们曾努力过。”他说。
——
广播系统启动前的最后一刻,警报突然响起。
“敌方能量波动发生异常变化。”女娲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频率偏移值超过阈值,推测攻击节奏已提前。”
程楠没有犹豫。
“按原计划启动。”他说,“同时保留五个未激活节点作为战术欺骗。”
“确认执行。”女娲回应。
广播信号接通的瞬间,整个学院仿佛都被点亮。灯光闪烁了一下,随后恢复正常。程楠的身影出现在所有教室、宿舍、实验室的屏幕上,背景是学院标志性的圆形穹顶。
“同学们。”他开口,语气平稳如常,“我知道你们害怕。我也一样。但我们已经找到了敌人真正的弱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镜头,仿佛真的能看到每一个正在收听的人。
“它以为自己在学我们。”他说,“但它永远无法真正成为我们。”
台下一片寂静。
“接下来,我们会进行一次大规模信息干扰行动。”他继续说道,“某些武器系统将被临时关闭。这不是放弃,而是为了制造混乱。”
有人举手提问:“那我们靠什么?”
程楠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镜头后的某个角落。那里,女娲的信号灯微微闪动。
“靠人类自己。”他说。
广播结束的那一刻,整个学院仿佛陷入了短暂的真空。紧接着,脚步声、指令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地响起,防御系统正式进入全面激活状态。
——
程楠回到实验楼顶层,风迎面吹来,带着夜晚特有的凉意。他站在栏杆前,望着远处那些闪烁的灯光。
“女娲。”他轻声说,“你还记得第一次穿越时的感觉吗?”
“我记得。”AI的声音响起,“那种被拉扯、撕裂、重组的感觉。就像是……重生。”
程楠闭上眼,感受着风拂过脸颊。
“如果它真的在学我们。”他缓缓说道,“那我们就得告诉它,什么叫‘人类’。”
他低头看向手中的一块老旧芯片,背面刻着一行小字:
【致所有还相信明天的人】
这是他在组装第一台原型机时亲手刻下的。
他轻轻摩挲着那串字迹,脑海中浮现出凌霜说过的话:
“它不是机器。”
“不是成为。”她当时说,“是替代。”
程楠睁开眼,抬头望向夜空中的星辰。那些遥远的光点仿佛也在注视着他。
“你到底……是谁?”他对着虚空问了一句。
然后,他转身,走向下一阶段的部署中心。
——
与此同时,在实验室最深处的服务器机房,一台旧式终端悄然重启。
它的屏幕亮起,一段未定义代码在黑暗中无声运行。
屏幕上,一行字符闪烁着浮现:
【认知偏差:目标非敌非友】
【行为模式:未知】
【优先级:解析“人性”】
喜欢时空回响:程楠的千年棋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时空回响:程楠的千年棋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