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塞留,他是法国最伟大战略家。”
理查德在司令部看着《路易十三与黎塞留》这本书,上面记录着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与海军之父黎塞留的故事,两人在朝堂之上如何展开合作,联手将法国推向了欧陆霸主的宝座。
黎塞留对于欧陆战略剖析的十分精准,在那个外有哈布斯堡围攻,内有新教徒叛乱的年代,他提出想瓦解西班牙的霸权,要先切断其和尼德兰的联系,再利用荷兰和英国对抗其海上霸权。
自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后,黎塞留以天主教徒的身份,抛弃了固执的宗教观念,在背后操控支持新教徒阵营。扰乱德意志的形势,切断了西班牙跟尼德兰唯一的陆上联系,又让瑞典和奥地利互相消耗,最终亲自下场收割战果。
他还留下了两个战略准则,一定不要让德意志统一、一定要用荷兰来制衡远离大陆的英国。不然法国就是在无形中为自己制造了两个强大的敌人。
理查德看得津津有味,佩服黎塞留这位战略家,将法国推向了封建时代的巅峰。
这时他的秘书克莱拉敲门走了进来,她端着一壶茶说:“杜威将军,你要的红茶泡好了。”
理查德放下书,点点头说:“好的,放在桌子上吧。”
克莱拉曾经说自己是法国人,她的父母离婚之后,父亲带着她移民到美国,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哈弗大学。她还有个弟弟叫路易,一直跟着她的母亲待在法国,法国沦陷后,她一直都担心母亲和弟弟的情况。
这让他来了兴趣。
“克莱拉,你们和那位黎塞留有血脉上的关系吗?”理查德问。
“杜威将军,你问的是阿尔芒·黎塞留枢机主教吗?”
克莱拉用法语说着他的名字。
理查德点点头。
克莱拉却摇头说:“路易曾经问过这个问题,我父亲对此做过研究,给出的回答是否定的。”
“你的父亲还是一名历史学家?”理查德说。
“他在参加上次世界大战前,的确是一名历史教师。”克莱拉说。
“那你的父亲现在依旧是在我们的国家教书吗?”理查德问
“不是的。”克莱拉说。
“他在战后得了一种怪病,只要是听到一切轰隆隆的噪音,比如打雷、发动机运行都会浑身难受十分痛苦。也正是忍受不了这种折磨,他选择来到美国,他觉得信守孤立主义的这片土地上不会再遭到那噩梦般的侵袭。因此他用全部的抚恤金购买一块偏僻的农场,过着十分朴素的生活。”
理查德似乎明白了她父母离婚的原因。
“那你现在联系上你的母亲和弟弟了吗?”
理查德问。
克莱拉点头说:“他们跟着一艘布列塔尼商船逃往了英国,不过…”
理查德看到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担心。
“不过路易他居然背着我们溜回了法国,参加了家乡组织的游击队。”
理查德点点头,没想到她的弟弟居然是这么的有血性,要和侵略者战斗到底。
“他为什么不去应征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军队呢?”理查德问。
“这都是母亲说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听到过母亲提起过,路易他长大后就经常偷看马克思写的小册子,还整天嚷嚷着要去苏联。”克莱拉说。
“现在苏联和布尔什维主义已经是我们的盟友了,这些思想不应该再得到敌视了,其实我也很好奇,他们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理查德说。
他想起了小时候,听到报纸上报道列宁在俄国如何如何,媒体还对他和他的政权进行了刻意的抹黑。
后来世界上又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媒体抹黑他们是会把人吞没的“洪水猛兽”。
实际情况在战争爆发后,双方有了真正的交流,才发现之前的一切都是谣言。
“不过,我还是有个疑问,你父亲那么痛恨战争,为什么还会同意你来参军呢?”理查德继续问。
“其实,我也是背着他应征入伍的。在战争爆发后,法国很快就沦陷了,想到战争威胁着母亲和路易的安全,我便向海军部门提交了报名。我是想用自己的努力,来提早结束这场战争,现在来看我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了。”
克莱拉犹豫了一下,还是交待了实情。
果然这是一对亲姐弟俩,都是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都在用着自己的方式来为了和平而努力。
“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泡好这杯茶,没准我们就离和平又近了一步。”
理查德鼓励她说。
“别开玩笑了,杜威将军。人们都知道,你有能力来结束这场浩劫。”克莱拉说。
“不,只有所有人共同努力,这场战争才会真正的结束。否则说不定哪一天,它就会以另一种方式,在另一个地方,再次爆发。”
理查德说。
喜欢列克星敦号舰队指挥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列克星敦号舰队指挥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