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1月30日,理查德陪同尼米兹视察了塔拉瓦、马金岛和阿贝马马岛,随后他乘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返回珍珠港,参加了马绍尔群岛的作战会议。
自塔拉瓦战役结束后,金上将得知美军在吉尔伯特群岛的进展如此之快十分惊喜,立刻要求尼米兹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马绍尔群岛。
马绍尔群岛外围有几个日军重点防守的环礁,逆时针来看分别是贾卢伊特、米利、马洛埃拉普、沃杰、埃尼威托克环礁,他们和中心的夸贾林环礁形成环形防御之势。
(结尾有参考图)
美军上下一致认为想要夺取马绍尔群岛,必须要夺取外围的1-2个环礁,以此作为前进基地,进一步攻取夸贾林环礁。
但已经有情报已经表明,日军加固了马绍尔群岛外围岛屿的防御力量,如果对外围环礁发动进攻,无异于撞进进入日军设好的圈套中。
在作战会议上,斯普鲁恩斯说明了马绍尔群岛的情况后,提出了自己的作战构想,先以南部和东部各1-2处环礁为目标,随后再夺取夸贾林环礁。
理查德却不同意他的想法。
“根据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的教训,日军在塔拉瓦仅凭6000人就阻挡住了拥有三倍兵力的陆战二师的进攻,导致陆战二师伤亡惨重。如果同时进攻马绍尔群岛的外围2-4个岛屿,就需要超过6万人的兵力。
首先不考虑我们的运输舰队压力,整个太平洋战场上都凑不出6万人有两栖登陆经验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短期内想要快速拿下马绍尔群岛,伤亡肯定更是不可想象。”理查德说。
特纳也在会议上表示同意。
听了众人的发言之后,尼米兹说:“可以思考如何充分发挥我们强大的海军,不仅仅是局限于舰炮支援上。”
会议的最后,尼米兹让理查德和斯普鲁恩斯再考虑一下,在两周之后的会议中交换意见,重新拟定对马绍尔群岛的作战计划。
理查德回到司令部,开始思考如何攻克马绍尔群岛这一难题,恰逢此时,理查德的老同学阿利·伯克指挥舰队在南太平洋的奥古斯塔皇后湾海战和圣乔治角海战取得胜利,自瓜达尔卡纳尔海战后名声再次大震。
伯克返回珍珠港,准备前往华盛顿接受晋升和授勋。
12月15日这天,伯克抵达夏威夷,理查德亲自请这位老同学吃饭,并祝贺他在海战中取得的胜利。
对于马绍尔群岛的难题,思来想去都没有头绪的理查德,决定旁敲侧击地询问一下伯克,看看他跟着哈尔西在南太平洋攻岛作战,有没有什么新颖的思路。
“如果是我,我就会孤军深入,在最薄弱致命地方下手。”伯克上校说。
理查德受他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那就是绕过外围设防严密的岛屿,直接进攻马绍尔群岛的核心的夸贾林环礁。
12月17日,理查德的司令部收到一封海军陆战队家属的信,他不知道这封信是怎么寄过来的,但信肯定是一个年迈的母亲写的。信里痛斥他根本不是什么英雄,而是一名屠夫,在塔拉瓦亲手杀掉了他的儿子。
理查德看了之后沉默许久,他愈发觉得完善登陆计划是个重要的事情,并对参谋桑德斯说:“每少一名战士牺牲,我这个总司令就更称职一点。”
理查德亲自给了那名亚拉巴马州的母亲回信,并保证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公布了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的结果,海军因为塔拉瓦战役的伤亡数字,遭到了很多媒体的口诛笔伐。霍兰德·史密斯、特纳等人纷纷站出来解释,费尽口舌深入战略战术、国际形势、文化差异各种方面,就为了平息民众的怒火。
为了躲避舆论压力,金上将也只敢偷偷安慰尼米兹和太平洋部队说:“战略目标一定是要优先考虑的,否则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和伤亡,不要管这些不懂战争的人怎么想。”
但这个舆论风波还是在司令部里产生了影响,大家开始更加认真谨慎地讨论攻取马绍尔群岛的计划,就连坚决反对绕过外围的斯普鲁恩斯的也开始考虑其他方法的可行性。
27号作战会议再次召开,理查德重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基于太平洋上我们占据着绝对的海空优势,可以更大胆地采用跳岛战术,以往的穿插战术通常是将守军较弱的岛屿放弃,直接进攻几个重要的岛屿。
而我的设想是,只进攻最核心的岛屿,根据侦察机探测到的情报,夸贾林环礁是马绍尔群岛的日军指挥中枢。我们只需要集中力量拿下这里,其他岛屿用舰队进行封锁,困死岛上的日军,整个马绍尔群岛唾手可得。
随后以夸贾林环礁为基地,直接进攻马里亚纳群岛,逼近日军的第二道岛屿防线,早日结束战争。”
尼米兹听后点点头,觉得是个好方案。
但斯普鲁恩斯、特纳、史密斯全都表示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列克星敦号舰队指挥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列克星敦号舰队指挥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