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火华抵达苏州后发现当地官绅联合抵制新政,关火华站在船头,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苏州城墙,五千新式陆军分乘十艘蒸汽轮船,在运河上排成一条长龙。他紧了紧身上的呢子军大衣,呼出的白气在清晨的寒风中迅速消散。"大人,前方就是阊门了。"副将禀报。朝廷上下对新政的推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再不变法,明朝就是死路一条。"传令下去,全军整装,准备登陆。"关火华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副将了个新式军礼,转身去传达命令。关火华望着越来越近的苏州城,心中却无半分欣赏这"人间天堂"美景的闲情逸致。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场硬仗。队靠岸时,苏州知府赵明德带着一队差役已在码头等候多时。关火华注意到,除了几个低级官员外,苏州的重要官员一个都没来。"下官参见大将军。"周明德拱手行礼,脸上堆着笑,眼中却闪烁着不安。关火华回了个礼,直接问道:"方巡抚何在?这个..."周明德额上渗出细汗,"方大人偶感风寒,正在府中休养,特命下官前来迎接大人。"关火华冷笑一声。偶感风寒?怕是被软禁了吧。”新军入城的场面颇为壮观。五千名身着新式军装的士兵,扛着德毛瑟步枪,步伐整齐地穿过苏州的街巷。道路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听说这些兵都是按洋人的法子练的...那枪可比咱们绿营的鸟铳强多了!"嘘,小点声,赵老爷的人就在那边..."关火华骑在马上,将这些议论尽收耳中。他注意到人群中混着不少衣着华贵的人物,想必就是苏州本地的士绅了。他们的表情或阴沉,或讥讽,显然对新军的到来并不欢迎。巡抚衙门位于城中心,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建筑,粉墙黛瓦,飞檐翘角,与关火华在北京见过的衙门大不相同。门口站着几个懒散的衙役,见到大队人马到来,慌忙进去通报。关火华在衙门前下马,对副将吩咐道:"安排部队在城外扎营,你带一队亲兵跟我进去。"方以智终于出现了。直接对我诉苦:“大将军,苏州官绅集体对抗新政。”我制止了他的诉苦 点头表示知道,下令聚集官绅于巡抚衙门内,赵德胜面露难色:"大将军有所不知,苏州情况特殊..."哦?有何特殊?"关火华挑眉。"苏州士绅众多,许多家族世代为官,根基深厚。"赵德胜压低声音,"他们对废除科举一事极为不满,认为这是断了他们的仕途。"关火华冷笑:"所以赵大人就任由他们抵制新政?"赵德胜脸色一变:"关大人此言差矣!下官已经多次召集士绅商议,晓以利害,只是...只是收效甚微。"关火华接过话头,"赵大人,朝廷派我来不是听你诉苦的。明日召集苏州所有七品以上官员及地方士绅,我要亲自宣读新政。"赵德胜还想说什么,关火华已经起身:"赵大人身体不适,还是早些休息吧。明日见。"离开巡抚衙门,关火华在城中巡视了一圈。苏州的繁华名不虚传,商铺林立,人流如织。但他也注意到,不少店铺门前挂着"歇业"的牌子,街上乞丐比想象中多得多。"大人,打听清楚了。"李维之匆匆赶来,低声道,"苏州士绅以赵家为首,赵世荣是前任礼部侍郎,在本地威望极高。他联合了十几家大族,暗中抵制新政。"关火华点点头:"预料之中。去查查这些家族都有哪些产业,特别是与洋人做生意的。"大人是想...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关火华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既然好言相劝不管用,那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新军的厉害。"次日清晨,巡抚衙门大堂内人头攒动。苏州的大小官员和地方士绅济济一堂,却无人交谈,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关火华身着蟒袍,腰佩手枪,大步走入堂中。他环视一周,目光所及之处,众人纷纷低头。"诸位,"关火华开门见山,"朝廷推行新政已有时日,为何苏州毫无动静?"堂下一片寂静。赵德胜站在一旁,额头冒汗。"既然无人回答,那我就直说了。"关火华从怀中取出一卷黄绢,"这是皇上亲笔所书的新政诏书,今日我代朝廷宣读,诸位听好了!"他展开诏书,声音洪亮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即日起,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改革税制,废除厘金;编练新军,裁撤无用属官;鼓励工商,振兴实业..."诏书还未读完,堂下已经骚动起来。一个白发老者突然站起,正是赵世荣。"关大人!"赵世荣声音洪亮,"科举乃国家取士正途,岂能说废就废?我等寒窗苦读数十载,难道就这样前功尽弃?"关火华冷冷地看着他:"赵大人,这是圣旨,不是与你商量。圣旨?"赵世荣冷笑,"怕是你关大将军的旨意吧!我等要联名上书,请陛下做主!对!联名上书!"堂下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关火华眯起眼睛,手按在了枪套上:"赵大人,你这是要抗旨?"赵世荣毫不退让:"关大人,苏州不是你能撒野的地方!没有我们这些士绅支持,你的新政寸步难行!是吗?"关火华突然拔出手枪,对准赵世荣的额头,"那我倒要看看,是你的嘴硬,还是我的子弹硬!"堂内瞬间鸦雀无声。赵世荣脸色煞白,却仍强撑着:"你...你敢!我是朝廷命官!现在想起自己是朝廷命官了?"关火华冷笑,"抗旨不遵时怎么不想想?关大人!"赵德胜慌忙上前,"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啊!"关火华看都不看他一眼,盯着赵世荣:"我最后问一次,你遵不遵新政?"赵世荣嘴唇颤抖,却仍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不...遵!砰!"枪声在堂内回荡,赵世荣的眉心多了一个血洞,身体缓缓倒下。堂内顿时大乱,有人尖叫,有人想往外跑。"都给我站住!"关火华大喝一声,亲兵们立刻封锁了门口,"谁敢动,同罪论处!"众人僵在原地,面如土色。关火华收起枪,冷冷道:"赵世荣抗旨不遵,已伏诛。还有谁想像他一样?"无人敢应。赵德胜瘫坐在椅子上,面无人色。关火华继续道:"新政必须推行,不从者,这就是下场!李维之!在!带兵抄没赵家,所有财产充公,用于兴办新式学堂!是!"关火华环视众人:"诸位现在可以好好想想,是要像赵世荣一样家破人亡,还是顺应时势,支持新政?"一个年轻官员突然出列,拱手道:"下官苏州府学教授陈明远,愿全力支持新政!"关火华打量着他:"你不怕得罪本地士绅?"陈明远昂首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下官虽人微言轻,但愿为新政效犬马之劳!好!"关火华点头,"即日起,你暂代苏州知府,协助推行新政!"赵德胜闻言大惊:"关大人,下官...你办事不力,革职查办!"关火华一挥手,亲兵立刻上前将赵德胜拖了下去。这一连串的雷霆手段彻底震慑了在场众人。关火华知道,今日的血已经足够让他们明白,时代变了。"明日此时,我要看到苏州新政推行的具体方案。"关火华最后说道,"散了吧。"众人如蒙大赦,纷纷仓皇离去。关火华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杀了赵世荣只是开始,苏州盘根错节的势力网络不会这么容易屈服。但改革从来不是请客吃饭。关火华握紧了拳头,既然历史选择了他来做这把刀,那他就必须锋利无比,斩断一切阻碍。"大人,赵家已经控制住了。"李维之回来复命,"初步清点,家产约值三百万两白银。"关火华点点头:"全部登记造册,一半上缴国库,一半留在苏州用于新政。还有..."李维之犹豫了一下,"我们在赵家发现了这个。"他递上一封信。关火华展开一看,是赵世荣写给京城某位王爷的密信,内容正是联合江南士绅抵制新政的计划,落款日期是三天前。关火华眼神一冷:"看来,我们的敌人比想象中还要多。"他望向窗外,苏州的天空开始飘起细雨。这座千年古城,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雨。
喜欢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