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风的法拉利SF71H在赛道上划出一道道精准的弧线。他沉浸在“冰人”模式的绝对专注中,外界的喧嚣被完全屏蔽。耳畔只有引擎的轰鸣和轮胎摩擦地面的细微声响,眼前的数据流如同代码般在脑海中飞速闪烁。他不需要舒马赫幻影的实时指引,此刻,他就是赛车本身。
“赛道记忆宫殿”在他脑海中展开,每一道弯角的最佳线路、每一处刹车点的细微瑕疵、去年同一赛段的轮胎磨损数据,甚至是风向对赛车平衡的影响,都清晰可辨。他仿佛能预见赛车在下一秒的动态,每一个转向、每一次加速都精确到毫厘。林逸风的节奏稳如磐石,与第二名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被拉大到令人绝望的境地。他甚至有余力去感受赛车在高速行驶中气流拂过头盔的细微震动,那是极致掌控带来的从容。
而在他身后,勒克莱尔的战役才刚刚进入白热化。他紧盯着里卡多的扩散器,每一次过弯都能感受到红牛赛车排气管喷出的灼热气流。赵思宁的声音再次传来,她的语调冷静而富有穿透力:“夏尔,保持速度,轮胎温度完美。里卡多正在挣扎,他的左前胎损耗比你高出2.3%。这是你的机会。”
勒克莱尔的眼神瞬间锁定了前方。他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将精力放在了精准地执行赵思宁的指令上。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轮胎抓地力依旧充沛,而前方两位对手的赛车在弯道中似乎开始出现轻微的挣扎。这就是赵思宁说的“窗口”——不是瞬间的爆发,而是长时间精密计算后的必然结果。
进入比赛的最后十圈,勒克莱尔的攻势陡然凌厉起来。丹尼尔·里卡多,这位以晚刹车和激进超车闻名的车手,此刻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的红牛赛车在出弯时出现了明显的转向不足,车身摇摆不定。
“现在,夏尔!”赵思宁的声音如同号角般响起,带着精准的指引,“9-10号组合弯,外线,抓住机会!”
勒克莱尔的心脏猛然一跳,一股肾上腺素冲上头颅。9-10号组合弯是阿尔伯特公园赛道最具挑战性的高速弯角之一,通常不被认为是超车点。但他对赵思宁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他猛地将赛车切向外线,紧贴着护墙,发动机咆哮着,榨取出最后一丝动力。里卡多似乎没想到勒克莱尔会在这里冒险,他下意识地向内线防守,却在弯心处留下了一道狭小的缝隙。
就是现在!勒克莱尔果断将赛车鼻翼插入那道缝隙,轮胎发出刺耳的尖叫,车身在极限边缘颤抖。他几乎能闻到橡胶烧焦的气味,感受到赛车在重压下发出的呻吟。两辆赛车几乎擦肩而过,车轮间的距离只有几厘米。那一瞬间,时间仿佛被拉长,他甚至能看清里卡多头盔上的汗珠。
“Yes!!”比赛工程师西蒙·里德的声音在无线电中爆发,带着压抑不住的狂喜。勒克莱尔成功了!他不仅超越了里卡多,更以一种令人窒息的胆量完成了这次超车。他的赛车冲出弯道,稳稳地占据了第三名的位置。
前方的林逸风,已经率先冲过了终点线。他几乎是以一种巡航的姿态完成了最后一圈,没有丝毫压力,没有一丝紧张。当方格旗在他眼前挥舞的那一刻,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满足。他右手食指指向天空,比出了一个标准的“L”形手势——胜利的标志,也是他对法拉利“跃马”的承诺。
紧随其后,勒克莱尔的法拉利赛车也冲过了终点线,定格在第三名。无线电中,他发出了激动的喊声,声音带着颤抖,甚至有些哽咽:“P3!难以置信!谢谢你们,谢谢所有人!这是我梦想中的第一场F1比赛!”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年轻人的炽热与纯粹,那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激动。
维修区内,法拉利车队的P房早已沸腾。技师们互相拥抱,欢呼声震耳欲聋。毛里齐奥·阿德里巴贝内紧紧握住首席工程师马蒂亚·比诺托的手,两人脸上都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这不仅仅是一场胜利,更是法拉利双雄的完美演出。
颁奖仪式上,林逸风第一个走上领奖台的最高处。他俯瞰着下方沸腾的人群,感受着胜利的荣耀。当勒克莱尔走上第三名的位置时,林逸风主动走过去,一把搂住队友,将他拉到自己身边,面对着无数闪光灯和摄像机。
“看!法拉利的新星!”林逸风的嗓音带着年轻人的中二和热血,响彻整个赛场。他拍了拍勒克莱尔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认可和期待。勒克莱尔的脸颊涨得通红,他看着林逸风,眼中除了激动,更是深深的感激。这一刻,他感受到的不仅是站上领奖台的喜悦,更是被前辈认可和提携的温暖。
赛后新闻发布会,林逸风彻底恢复了“围场音爆小子”的本色。他坐在发布台前,精力旺盛,表情夸张,完全没有了赛场上的“冰人”形象。
“今天的比赛,我只能说,法拉利的车太棒了!”林逸风对着话筒大声说道,引得台下一片善意的哄笑。“当然,我的队友夏尔·勒克莱尔,这家伙简直是个天才!你们看到他超里卡多那一幕了吗?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当时在车里都替他捏了把汗,但结果证明,他就是这么胆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F1:开局车王教我开赛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F1:开局车王教我开赛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