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继续深入讨论军工转移的问题。
钟奎走到地图前,用指挥棒在西南方向画出一个巨大的圆圈:“同志们,关于工业转移,我想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遗产——大三线建设。”
在座的一些年轻军官露出了迷惑的表情,显然对这个概念不太熟悉。
钟奎继续解释道:“大三线建设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领袖为应对可能爆发的世界大战,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建设了大量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这些工厂分布在山区和内陆地区,远离大城市,正好符合我们当前的需求。”
楚云飞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总指挥,您的意思是这些大三线工厂周围的丧尸密度相对较低?”
钟奎在地图上标注着几个重点区域:“正是如此。大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靠山、分散、隐蔽',这些工厂大多位于偏远山区,人口密度本来就低。丧尸危机爆发后,这些地区的丧尸密度必然比城市地区低得多。”
陈向前严肃地问道:“总指挥,您建议我们先向西寻找这些大三线工厂?”
钟奎点了点头:“我的建议是,我们可以先往西走,沿途寻找合适的大三线工厂,搬迁其中的生产线和设备,然后再按照原计划继续向西北进军,最终在西北地区与其他部队会师。这样既能解决我们的军工生产问题,又不会偏离我们的既定路线。”
王龙用他那粗犷的嗓音问道:“总指挥,这些大三线工厂都生产些什么?对我们有用吗?”
钟奎翻开一本厚厚的资料册:“根据我的了解,大三线建设涉及钢铁、机械、化工、电子、军工等多个行业。特别是军工企业,包括枪械制造、弹药生产、火炮制造等,这些正是我们急需的。”
一位团长立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总指挥,您说的这些大三线军工企业,它们的技术水平如何?设备是否容易搬迁?”
钟奎仔细分析道:“大三线建设时期的技术水平虽然不如现在先进,但胜在实用可靠。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厂的设备相对简单,不像现代高科技工厂那样复杂,搬迁和重新安装的难度要小得多。”
邓圣明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总指挥,我们如何确定哪些工厂值得搬迁?”
钟奎开始在黑板上列出具体的目标清单:“经过深入思考,我认为我们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工业转移。首先,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坦克、飞机、导弹——这些就别想了。”
会议室里响起了轻微的叹息声。
钟奎继续解释:“这些重型装备的制造涉及极其复杂的产业链,需要大量的专业原材料和高精尖技术。即使我们能够搬走生产线,要想在西北地区重新复工复产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产业链断了,原材料供应跟不上,技术人员不足,这些都是难以克服的障碍。”
李国强点头表示理解:“总指挥说得对。我们必须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目标上。”
钟奎在黑板上开始写下新的清单:“根据我们的实际需求和可操作性,我把转移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类:钢铁工厂、化工厂、电子工厂、枪械工厂、弹药工厂、炮弹工厂、火箭筒工厂、手榴弹工厂。”
张秦举手发言:“总指挥,为什么选择这些工厂?”
钟奎详细解释道:“首先是钢铁工厂。钢铁是一切工业的基础,没有钢铁就没有武器装备。而且钢铁冶炼的技术相对成熟,原料在西北地区也比较容易获得。”
刘庆山补充道:“钢铁工厂的设备虽然庞大,但技术要求相对简单,搬迁后重新投产的可能性很大。”
钟奎继续说道:“其次是化工厂。化工产品不仅可以用于民用,更重要的是军用。火药、炸药、各种化学试剂,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的。而且化工生产的原理相对简单,所需的设备也不算太复杂。”
楚云飞若有所思地说:“化工厂的产品确实用途广泛,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综合实力。”
钟奎在枪械工厂旁边画了一个重点符号:“枪械工厂是我们的重中之重。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武器不足。虽然陈军长提到的那个山洞仓库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长远来看,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枪械生产能力。”
陈向前点头表示同意:“总指挥说得对。那个山洞里封存的武器虽然数量很多,但都是过时装备。我们需要有能力生产更先进的武器。”
王龙激动地说:“有了自己的枪械工厂,老子就不用担心武器不够用了!”
钟奎继续解释:“弹药工厂更是不用说了。我们现在的弹药产能远远不足,必须大幅扩产。而弹药生产的技术难度不大,设备也相对简单,是我们转移的优先目标。”
邓圣明询问道:“总指挥,炮弹工厂的情况如何?”
钟奾在炮弹工厂后面写上了详细的注释:“炮弹工厂非常重要。我们现在虽然有一些自行火炮,但炮弹消耗很快,补充困难。有了自己的炮弹生产能力,我们的火力支援就有保障了。而且炮弹的制造技术比导弹简单得多,原料需求也容易满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尸潮压境,我的百万雄师杀疯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尸潮压境,我的百万雄师杀疯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