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五闻言,刚扬起的笑,啪嗒,又掉脚面儿上了。
瓮声瓮气的回道:“这几天她不方便,正好我也闲着没事儿,家里的这些个琐事儿谁支应都行!”
说完提着面袋子匆匆走了。
这让有心一探究竟的杨福平闪了下腰。
看着外面糟蹋的跟刘五本人卖相差不多的黄包车,杨福平觉着,这车,基本就拉不到活儿吧。
转头满眼困惑的看向小孙。
此处无声胜有声。
小孙认命的给杨福平解释道:“两口子打架了!”
看看店里这会儿没人,小孙还是自觉凑近了才详细解释:“我奶奶说,朱寡妇跟他打的挺凶!
院里人都听见了。
说是这段时间刘五没往家拿什么钱。
朱寡妇抱怨了几句,脸上也挂了色儿。
结果有一天晚上,院儿里人刚吹灯躺下。
就听见刘五那屋里从嘀嘀咕咕到噼里啪啦,最后给院儿里人都折腾起来了。
几个邻居去拉架!
听朱寡妇哭着说,刘五这个坏种,非要把他们家大妞送给什么官儿去当小。”
听到这杨福平下意识的看了眼小孙,一不小心俩人对眼了。
小孙咧嘴勉强笑了笑:“福平哥,你也不用怕我难受,这事儿,我早看开了。
有那么个娘,还有这样儿的后爹,我俩是指定不能成事儿了。
我就是有点儿心里不得劲儿,你说好好个黄花大闺女,怎么就非得赶着给人当小呢。”
杨福平摇头,自己家也没这个传统,但想来刘五也是有所求吧。
小孙垂下眼睛,快快的把事儿一说:“朱寡妇让人评理,说自个儿亲生的闺女,让个后爹送给人四十多的鳏夫当第三房姨太太!那头大儿子都比大妞大好几岁!
刘五可能是觉着丢了面儿,咣咣上去就是一顿揍。
被院儿里人一拉,朱寡妇挠了两爪子之后,捂着脸跑回自己家了。
朱寡妇头天晚上走的,第二天白天,刘五不在,她除了炕上留了床被褥。
这不这两天就刘五自己做饭,自己睡觉。
就连烧炕的柴火都抱走了不少。
我听人说,朱寡妇不准备跟他过了!”
杨福平觉着,这话可能是朱寡妇放出的风声,要么冲着拿捏刘五,要么朱寡妇真有一拍两散的想法。
但不一定能成事儿。
刘五现在已经不是普通的三轮车夫了。
人啊,一旦突破下限之后,自个儿都不知道自个儿能干出什么事儿来!
杨福平也没把这种猜测说给小孙听,反正朱寡妇继续不继续跟刘五过,也影响不了小孙没媳妇的现状。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看小孙目前的样子,也没有近期找媳妇的能力,除非哪天大街上能捡个媳妇。
多说了容易扰乱军心。
杨福平云淡风轻的换了个话题:“这俩人怎么还没回来,总共这么一条直道儿,最多拐上俩弯儿,总不是迷路了吧!”
小孙看看日头,也觉着奇怪,总共就那么两袋子粮食,天儿也好,没雨没雪的。
怎么整的跟十八相送似的,不想回来了?
小孙也耐不住性子,拍拍身上的粉末,站到门口跟杨福平一起眺望。
又过了好一会儿,店里上了一波人之后。
才看见俩人回店。
杨福平总觉着哪儿不对劲。
仔细一打量。
这俩人裤脚上,后屁股,后背上没拍干净的灰。
嘴角上、脸颊上隐隐可见的红印儿,都指向一件事儿。
这俩孩子,估计是跟人打架了。
杨福平直接就问:“福安,打输了打赢了?”
福安不过脑子:“打赢了!”
李宝根立马捂脸,千叮咛万嘱咐回来别说,可福安一碰上他哥,那是一句瞎话都不会说。
没等杨福平问自个儿,只好一五一十的补充细节:“福平哥,不是打架,是有人打劫!”
福安认真点头:“对,不是打架,但是我俩打赢了!”
杨福平转向李宝根儿,示意他继续,这个事儿的重点,不是打赢没打赢的问题。
青天白日,两个人高马大的小伙计,送那么点儿粮食,居然有人当街打劫!
要知道这可是花市大街,虽说比不上前门大街崇文门大街之流的,可比着其他僻静的小街小巷,也算是闹市了吧!
打劫,简直不可思议!
李宝根继续:“我们今儿送的这户,要拐两个胡同。
拐进第二个胡同的时候,就有四个半大小子拿着木棍要截停,说是粮食给他们了就没事儿,不然以后天天盯着咱们店!
我想着不一次打改了,估计还有下一回。
所以跟福安哥一起,拼着挨上几下,把他们狠狠的揍了一顿!”
杨福平沉思了下:“打断腿了?”
李宝根有些吃惊:“那,那倒是没有!就是捡着肉厚的地方,教训了一顿,毕竟人家也没动刀子!”
杨福平看着两个天真的弟弟,心想,今儿这一出传言出去,粮店往后送粮食就有得麻烦了。
抢自个儿粮店的粮食,没抢过就是挨顿不碍事儿的打。
抢的过了,那就能多活几日。
换成自己,下回还抢,多来几个人抢!
有缠着人的,有搬粮食的,总能成功一回!
不过这些个阴暗面,杨福平也不想教坏两个弟弟。
万一人家良心发现,真就不抢了呢。
于是这天下午,杨福平早走了会儿。
把店拜托给老钱看着,杨福平从账上支了点儿钱,准备买几样儿像样的点心准备去拜拜真佛。
县官儿不如现管。
这种三教九流的事儿,卫东家的那位舅兄是不屑于插手的。
可放着不管,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事儿!
老钱听说是这种事儿之后,二话不说,直接应了下来。
还让从账上多支点儿,少说也得买上两瓶像样的好酒!
杨福平从南货铺子出来,手上多了不少东西。
趁着太阳还没下山,直奔易三胜家去也!
好在店里给易三胜家送过不止一次粮食,杨福平有心,记下了地址。
运气不错,敲开门后,开门的正好就是易大巡警。
易三胜眼睛在杨福平手上的东西转了一圈,爽朗的笑着把人让进了屋里。
两人分主次坐下后,易三胜张口道:“福平,你可是稀客,怎么不年不节的想起哥哥我来了?”
喜欢活在民国当顺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活在民国当顺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