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眼中精光一闪:"可是用投石机抛射的燃烧物?"
"不,听说是用手抛掷的,落地即爆,声如雷鸣。"慕容氏心有余悸地描述,"吐蕃人称其为'天雷'。"
送走吐谷浑贵女后,李承乾立即召见百骑司统领:"查!吐蕃的火药从何而来!"
三日后,真相大白。原来是一个被流放的将作监小吏,经党项人引荐投奔了吐蕃,带去了基础的火药配方。
"殿下,是否要..."统领做了个灭口的手势。
"不急。"李承乾冷笑,"既然他们喜欢玩火,那就让他们尝尝真正的'天雷'。"他转向马周,"传令军器监,加速生产'霹雳炮'和'火箭'。"
就在吐蕃战事紧张之际,一个意外的好消息从南方传来:李泰的船队成功抵达占城,并继续向南探索。随船带回的不仅有珍稀香料和象牙,还有几十株叫"橡胶"的树苗。
"太好了!"李承乾亲自到温室查看这些珍贵的树苗,"有了这个,蒸汽机的密封问题就能解决了。"
夏去秋来,唐军在陇右道接连告捷。新式的霹雳炮让吐蕃人吃尽苦头,不得不退守高原。而在此期间,李承乾推行的各项改革仍在稳步推进:
太医署第一批女弟子正式出师,被派往各州设立医馆;
格物院研制出了改良版的水力纺织机,效率提高了五倍;
科举取士范围进一步扩大,寒门子弟已占新科进士的六成...
重阳节这天,李承乾正在检阅新式骑兵演练,忽见一骑快马飞驰而来。信使滚鞍下马,呈上一封漆印密信。
"殿下,魏王船队来信!"
李承乾急忙展开信笺,李泰熟悉的笔迹跃然纸上:"...发现大岛,土人称其'澳洲'。此地广袤无垠,物产丰饶,尤以金矿为甚。弟已立碑为证,绘详细海图..."
信末还附了一幅简略的地图,勾勒出一个巨大岛屿的轮廓。李承乾的手指微微发抖,这比他预想的提前了至少十年!
"备马!我要立即面见父皇!"
两仪殿内,李世民仔细阅读着李泰的信件,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这...这可比当年张骞通西域还要..."
"儿臣建议立即组织移民。"李承乾兴奋地说,"先在澳洲北部建立据点,逐步向内陆推进。"
"太冒险了。"李世民摇头,"如此遥远..."
"所以儿臣打算双管齐下。"李承乾早有准备,"一方面派船队继续探索,另一方面加快蒸汽船研发。一旦成功,航程将缩短大半。"
老皇帝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准了。但切记稳扎稳打,不可贪功冒进。"
离开两仪殿,李承乾径直前往将作监。蒸汽机的试验已进入关键阶段,铜制锅炉在工匠的操作下发出沉闷的轰鸣。
"压力稳定!"老监正激动地报告,"连续运转四个时辰无异常!"
"好!"李承乾挽起袖子,"现在,把它装到那条小船上试试。"
昆明池上,一艘经过特殊改造的漕船静静停泊。当蒸汽机被成功安装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李承乾亲自点燃炉火,随着水温升高,活塞开始缓缓运动,带动桨轮转动起来。
起初很慢,但随着蒸汽压力增大,船速逐渐提升,最后竟比人力划桨快了一倍!岸上的工匠们欢呼雀跃,有人甚至激动得跪地痛哭。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老监正热泪盈眶。
李承乾却显得异常冷静:"还不够。现在的航程太短,我们要造更大的船,装更强大的蒸汽机。"
冬雪飘落时,李泰的舰队满载而归。带回来的不仅有澳洲的黄金样本、南洋的珍稀木材,还有十几位各国的学者和工匠。
"大哥!你不知道那片大陆有多大!"李泰风尘仆仆却神采飞扬,"我们沿着海岸航行了半个月,都没看到尽头!"
李承乾笑着听弟弟讲述航行见闻,忽然神秘地说:"四弟,我带你看样东西。"
昆明池畔,一艘造型奇特的船静静停泊。没有桅杆和风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烟囱。
"这是..."
"蒸汽船。"李承乾骄傲地宣布,"不需要风力,想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出发,想往哪开就往哪开。"
李泰目瞪口呆地绕着船转了三圈,突然一把抱住兄长:"大哥!你真是...真是..."激动得语无伦次。
除夕夜宴上,李世民当众嘉奖了李泰的功绩,同时宣布成立"远洋司",专门负责海外探索与贸易。更令人意外的是,晋阳公主献上了一幅亲手绘制的《四海全图》,上面竟然标注了澳洲和南洋诸岛的方位。
"兕子怎么..."李承乾惊讶不已。
小公主狡黠一笑:"我每天都去格物院偷看四哥的海图呀!"
满朝文武哄堂大笑。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李承乾举杯环视众人:"诸位,今日之大唐,已非昨日之大唐。我们的脚步将踏遍四海,我们的文明将光照八方!"
"愿为大唐效死!"群臣激昂响应。
宴席散后,李承乾独自登上大明宫最高处。寒风凛冽,却吹不灭他胸中炽热的火焰。蒸汽船的试验成功,澳洲的发现,吐蕃的退却...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即将到来。
"殿下,天冷了。"马周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递上一件狐裘。
"马卿,你说百年之后,后人会如何评价这个时代?"李承乾突然问道。
马周沉思良久:"臣以为,后人会说...这是一个梦想开始的时代。"
李承乾笑了,目光投向遥远的海平线。在那里,初升的朝阳正将第一缕金光洒向万里波涛。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