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曾伯炎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有不同看法。”
皇帝脸色阴沉,若非上次在这大殿上雷霆激烈地痛斥了一番沂州赈灾,随后决心坚定的亲自选任了常山王、孔偃、范廷前去赈灾,他早就降下天子之怒,将常山王召回京痛骂一顿了!
可是,这三人都是他选的人,短短半月就无功而返,岂不是让群臣笑他用人昏庸?
因此,他才黑着脸将这些弹劾的奏章压了数日。
现在见从不掺和朝堂激辩的曾伯炎站了出来,便问道:“曾卿有何看法啊?”
曾伯炎答:“回陛下,臣以为,但凡新政总需些时日才能见效。
常山王殿下虽然不善赈灾理政,但陛下您还派去了两人。
这两人,一位是户部尚书孔偃,办事稳妥,一位是监察御史范廷,中正不阿,这二人都是陛下擢拔上来的。
臣以为,现下就议是否召常山王回京问责,还为时过早,陛下若有疑虑,不让下诏着户部尚书孔偃、监察御史范廷详报情况,再做定夺。”
皇帝听后,脸色略微缓和一些。是啊,朝中众臣将火力全都对准了常山王,说常山王一手遮天、乱政误民。若真是如此,为何不见户部尚书孔偃和监察御史范廷的奏报呢?
但其话音刚落,便见豪门党的太常博士陈佗反驳道:“常山王身为皇子,总揽赈灾大权,恐怕这二人也是有心无力!”
礼部侍郎元道出列奏曰:“陛下,此言不妥,臣以为吏部尚书言之有理。
此次赈灾不光有常山王,还有户部尚书亲自主持,另有陛下钦点的监察御史随行监督。
即便常山王真有胆量实行乱政,这二位大人也不会允许的,恐怕其中另有隐情。陛下不妨再等些时日,相信用不了多久,两位大人的奏报便会传入京城。”
萧业特意嘱咐了信国公府,让两位大人进言之时,一定要弱化常山王,强调户部尚书孔偃与监察御史范廷。
他知道皇帝对常山王没有什么信心和耐心,为常山王说情还不如点出这两人的关键。毕竟,他们都是周帝亲手提上来的,特别是孔偃,当时皇帝更是力排众议。
皇帝对他们,或者说对自己的决定,一向能够坚持。
御史大夫应谌听到这里,也站了出来,他以为常山王性子虽鲁莽,但还不至于到“祸国殃民”的地步。何况,这里面还有他御史台的人。
喜欢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