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望着城下熙攘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曾经,她不过是扬州阁楼中抚琴作画的普通女子,如今却能以 “琼仪” 之名,为天下百姓的生计奔波。她伸手摸了摸腰间的铜牌,上面 “案牍承奉” 四字虽无金册玉碟的华贵,却承载着新政的希望与百姓的信任。转身时,朱标正从袖中取出个锦盒,里面是枚刻着 “昭德” 二字的玉印,专为她处理盐政文案所用。
“陛下,这样会不会太显眼?” 她望着温润的玉印,眼中泛起感动的涟漪。朱标轻轻摇头,替她将玉印系在腰间,琼花步摇的流苏轻晃,拂过他手背:“砚儿,你不是高高在上的妃嫔,是朕新政路上的同路人。这正三品淑容的位份,是后宫给你的尊荣;这典籍承奉的官位,这‘昭德’的玉印,才是你真正的荣耀。”
暮色渐浓,陈砚坐在文渊阁值房,就着宫灯专注校勘《盐政条例》。窗外,细雪纷纷扬扬飘落,她忽然想起扬州的琼花树,此时虽落尽花叶,却在枝头孕育着来年的生机。手中的笔在 “百姓监盐” 条目上重重画下重点,墨香混着琉璃步摇的冷香,让她更加坚定。朱标给予她的,不是高位重权的虚荣,而是让她的才学与品德在治国安邦中绽放光芒的珍贵机会。
当更夫敲响初更,朱标带着热粥推门进来,看到的是趴在案上熟睡的陈砚,鬓边的琼花步摇歪在一旁,耳后那因扬州盐场火场留下的朱砂痣格外醒目。他心疼地轻轻为她披上披风,目光落在她新写的《琼仪政要》扉页上,“以笔为刃,以墨为甲,以德辅政” 几字力透纸背。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却映得案头的琼花琉璃盏愈发清亮,正如这个被唤作 “琼仪” 的女子,在深宫中,在新政的浪潮里,绽放着独属于她的、璀璨而不张扬的光芒 。
喜欢明朝的名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朝的名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